大明朝崇禎七年的下半年早已沒有了朝代光輝。
大明深陷流寇與韃子,天災泥潭之中。
遠在海外,一所世界頂尖高校悄然創立。
西洋開始創建警衛隊保護殖民地。
青州府,明霜打的衣衫盡透。
魏昶君看著各地傳來新的匯報。
“里長,南直隸王旗總長傳來消息。”
“曲城麻桿軍如今先后破曲城,應城多縣,如今和周邊馳援明軍對峙。”
“青石子總長傳訊,祈活軍現已于徽州府,安慶府,寧國府各地化整為零,開始各自建立小股隊伍與明軍廝殺。”
“如今先后攻破六縣,輾轉各鄉村鎮,百姓影從。”
“明軍操練用以平定漢南的天雄軍如今在鳳陽各地接連失利,已經撤離回轉。”
現在天下很亂,大廈將傾,山河危若累卵。
三百年浩蕩大明終究腐朽,在時代塵埃中寸寸潰散。
魏昶君冷眼看著,身后勘輿萬國全圖與大明皇宮內,崇禎背那一幅別無二致。
只是這張圖旁邊,赫然還懸掛著新輿圖。
大明偌大山河,在其中也不過一隅之地。
他從未將大明當作最后的對手,甚至韃子。
現在,他知道,變革時代已經到來。
在這片古老土壤上矗立了數千年,雄踞世界前列數千年。
這場人類漫長歷史棋盤中,他們也做為博弈者更換了無數對手。
直到現在。
只有他知曉,未來歷史中,那屈辱至極的四百年,他們花費了多少才重新回到執棋者的位置。
他來這里,便要將這些屈辱焚燒個干凈。
從崇禎七年開始。
從大明山東往南,看烽煙次第!
各地發展勢頭良好,魏昶君也開始思考新發展。
火車。
之前已經修筑二三里的火車,實際上只是工業發展過程中最初的實驗品。
因為先前劉方等人已經制造出初代蒸汽鍋爐,用以實驗。
但鍋爐的各類參數還需要漫長時間調整,同時弊端很多。
比如這類最初級的老式鍋爐,水火一體,體積很大。
不僅占地寬闊,不易用到火車,戰船上,同時危險性很高。
如今火器營劉方,魏昶瑯還帶著一眾工匠在繼續調試,嘗試如何將之縮小,同時保持安全。
好在生產流水線開始逐步出現,各類零部件打造也有一定基礎。
彼時魏昶君則是抵達東昌府工業區。
如果說青州府工業區,主要是為流水線生產和制造各類百姓使用方。
那東昌府工業區發展則截然不同。
除火器,鍋爐制造外,東昌府如今工業區幾乎匯聚了青州三府,乃至周邊山西,陜西,南直隸等各地最頂尖的工匠。
這些經驗豐富的工匠往往能在設計上提供符合時代的思路。
尤其是東昌府開始搜集愈多各類算籌,天文,地理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