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部主張展開的首個格物部,如今更名天工院,便坐落在此。
算籌部在研究徐光啟這位大明禮部尚書嘔心瀝血翻譯的幾何原本。
同時還有匠作部在學習天工開物,并每日展開延展討論。
魏昶君抵達時,魏昶瑯正和一群匠戶商議大批量制造傳動齒輪和傳動軸,見到魏昶君,魏昶瑯眼底明亮。
“里長。”
入了火器營,他很少稱呼魏昶君為兄長。
因為他知曉,如今自己不僅僅是魏昶君的弟弟。
未來他們會打造一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時代。
沒有皇帝,沒有地主縉紳,沒有一切欺壓。
現在他們,紅袍軍,啟蒙部,監察部,民部,乃至一個最底層的民眾,都走在這條路上。
他們是志同道合之輩!
“里長,這是吾等研究后定下的傳動零部件尺寸。”
“現在吾等正在確定材料,確定前期準備,預定在月底開始投入首批試產。”
“一旦齒輪開始大規模出現,并搭配劉方先生的蒸汽鍋爐,未來不僅是火車,戰船,甚至連棉紡織作坊那些紡織機也許都能大幅提高生產。”
魏昶瑯很激動,同時也告知魏昶君,目前生產此類傳動部件問題很多。
站在他身側,一名三十歲左右的中年聞言點頭,神色肅然。
“之前火車嘗試運行制作,但吾等很快便發現其中問題。”
“軸承連桿,以及傳動齒輪以如今材料強度,很難達到長期使用水平。”
“第一個問題,是材料本身屬易損物品,需要找到替代材料,足夠堅韌,這些問題必須交給冶鐵作坊解決。”
“在此過程中,吾等要做的,便是大量生產零部件,以便替換。”
“這也涉及到第二個問題,那便是此物生產流水線打造,需要用到鏜床一類物品,或者說,更高精密度的各類工具用以塑性。”
“水力鏜床能解決一部分,眼下吾等正在嘗試研制新式高強度零部件加工器械。”
“這些齒輪設計傳動,吾等多從江南一帶帶領鐘表匠參與研制。”
“他們對齒輪傳動很有經驗。”
魏昶君聞言轉頭。
如今江南徹底亂了,在祈活軍和麻桿軍先后贈醫施藥,給予糧食后。
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江南自古富庶不假,但富庶的從來只有那些地主縉紳,盤踞的土皇帝。
天災之下,百姓只能淪為佃戶,這些匠人自也好不到哪里去,紛紛舉家搬遷,躲避戰火。
如今一群鐘表匠激動看著眼前這位三府總督。
他們不是首日抵達,故而更明白他們究竟參與到締造一個怎樣世道之中。
以工匠身份,改變時代,名留史冊!
魏昶君笑容溫和,一一詢問,直到最后,目光落在魏昶瑯身旁三十歲左右中年身上。
“多久能出成效?”
目前火車軌道雖未開始大面積鋪設,但傳動齒輪的確是重中之重,和蒸汽鍋爐優化一同發展,刻不容緩。
中年人也抱拳,激動開口。
“有這些江南鐘表匠師傅,只要算籌部測算出最佳比例,預計在月余便能投入初步量產。”
這一刻,魏昶君身后,黃公輔幾名民部官吏也愈發期待。
“那便暫定十日之后,開始鋪設蒙陰至莒州鐵軌,工期一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