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還是和?
魏昶君的聲音不復溫和,平靜冷冽的眼眸中閃動寒芒,將問題直接拋給盧象升,張獻忠,李自成三人。
盧象升原本對紅袍軍和大明官兵雙方形勢擔憂,但如今卻格外平靜。
他代表的是大明的臉面,自然不會低三下四。
“戰又何如,和又如何?”
老書生袖口下藏著的拳頭攥緊,傲然矗立。
張獻忠和李自成神色陰晴不定,只冷冷看著魏昶君。
果然,多日以來魏昶君雖對他們沒有任何藏私,但幾方到底不是一路人,終于到了圖窮匕見之時。
魏昶君似乎沒聽到,忽然話鋒一轉,伸手指著眼前的天工院。
“在數十年后,偌大山河都將鋪滿鐵路。”
“吾等的海疆會停滿鋼鐵戰艦,承載比紅夷大炮更強的火炮乘風破浪,再無異族能踏上這片疆土。”
“百年之后,吾等漢人乘坐兩翼機械騰空,扶搖而上九天,一日夜飛往泰西。”
“農戶可用機械犁地,收割,工匠可用機械搬起萬斤貨物,家家戶戶孩童皆可讀書識字,吃飽穿暖,路上再無菜人,再無餓殍......”
“山河疆土,人人如龍,這樣的景象,諸位想不想親眼看看?”
張獻忠,李自成二人緘口不言,但明顯被魏昶君描述畫面吸引。
盧象升瞇著眼睛,這話之前已經聽魏昶君說過。
如今他只是冷冷開口。
“待大明平定,本官自會向陛下進言,推行格物之理,紅袍軍能做到,大明自然也能做到。”
他承認魏昶君描述的很好,但他說的一切榮耀,與大明無關。
只是魏昶君接下來開口,卻讓三人都愣住了。
青衫身影換了一個口吻,云淡風輕。
“那魏某來為諸君推演一個局勢。”
“大明可敵得過大清?或者說,闖王和大西軍能否敵得過大清?”
三人一時語塞,臉上青紅不定,魏昶君話語太過鋒銳,幾乎用最殘酷的方式撕開三人的遮羞布。
敵不過。
見三人不說話,魏昶君仍是淡淡開口,且做局外人。
“若當今天下沒有紅袍軍,韃子會繼續劫掠,消耗大明實力,從前幾次劫掠來看,魏某推演的可對,盧大人?”
半晌,盧象升才冷哼一聲,未作回應,但心底同樣認可。
“大明如今主張的是攘外則先安內,故而必定傾盡全力圍剿闖王和大西軍。”
“天災四起,朝中官吏無不貪墨,朝廷哪來的錢圍剿流寇?如此一來,那位朱家天子必定加征糧餉,盧大人,爾等比魏某明白。”
“朝廷征一分,則官吏征十分,至于縉紳里甲,征上三五十分亦有可能。”
“這叫,官逼民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