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應元提出按明制設省府州縣,話未說完就被黃公輔打斷。
“舊制皆是治民之具,我們要建的是民治之器。”
他沉默思索片刻。
“每百戶設一民會,十民會選代表入縣閣,如此層層上推......”
殿外傳來五更鼓聲時,架構終于確定。
魏昶君也開始著眼啟蒙部,這個遍布城鄉的組織將承擔教化、監察、助民三項職能。
晨光熹微中,一隊隊紅袍軍士開始在內城廣場集結。
他們不是去征戰,而是奔赴各地推行新政。
這些兩年前還在地里刨食的農民,如今肩負著清丈土地、組建民會的歷史使命。
“李四牛!”
“到!”
“山東兗州府土地清丈使!”
“趙山河!”
“到!”
“河南開封府啟蒙法督察!”
點名聲中,一個身材瘦小的年輕人格外引人注目。
他叫周狗剩,曾是山東蒙陰魏里長的鄰居,如今胸前掛著湖廣巡察使的木牌。
魏昶君走到他面前,親手為他整了整衣領。
“狗剩啊,記得崇禎元年,你爹餓得啃樹皮?”
像是家長里短的談話,卻讓周狗剩眼眶瞬間紅了。
“記得,是里長帶著咱一起種紅薯和土豆,才熬過了那些日子。”
“去吧。”
魏昶君拍拍他的肩。
“讓湖廣的百姓再也不用啃樹皮。”
周狗剩眼淚奪眶而出,但也正是這一刻,他眼眸堅定的像璀璨的火。
當三千紅袍官員列隊完畢時,朝陽正好躍出東方的地平線。
魏昶君登上承天門城樓,望著下面紅色的海洋星流云散,奔赴各地,突然朗聲開口。
“紅袍照東方,赤縣現曙光。”
“扁擔挑江山,草鞋量四方。”
“昔為牛馬苦,今作主人昂。”
“愿化燎原火,焚盡舊典章!”
詩句如野火般在隊伍中傳遞,不知是誰先唱起了《紅袍謠》,很快三千個喉嚨齊聲高歌。
歌聲中,城門緩緩開啟,這些新時代的先鋒們踏著堅定的步伐走向全國各地。
彼時他們身后,京師鐘鼓齊鳴,仿佛在為一個嶄新世道的誕生而歡呼。
魏昶君佇立城頭,直到最后一個紅點消失在地平線上。
楚意悄然出現在他身側,遞上一卷剛收到的急報。
江南七府已經開始著手,按新政章程開始清丈土地。
“里長,開始了。”
楚意輕聲道,聲音微微發顫。
魏昶君望向南方,那里有他熟悉的蒙陰山巒輪廓。
恍惚間,他仿佛看見自己當年舉著鋤頭,帶領饑餓的鄉親們站在田里的身影。
一滴熱淚突然滾落在這位紅袍軍之主的臉頰上,在朝陽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這一天,來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