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姬衡已經有了踏平六國的赫赫功績,此刻聽得這樣理所當然的話,都不由沉默以待。
殿內眾人更是連聲音都不敢發出。
王后、王后不是向來以仁善著稱嗎?
為何……為何……
片刻后,姬衡卻輕笑一聲,目露贊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王后說的沒錯,這恰是寡人如今心境。”
朝中諸位大臣尤其保守,每當他說要征伐一處,對方便唧唧歪歪扯出一堆借口來。
殊不知他泱泱大秦,差的不是那點功績,而是要這土地都歸為一統。
如此,方為天地之和。
再有那【日月所照,江河所至】……
“王后好一番雄心!”
他尤其喜愛!
這寥寥數語,姬衡在心中咀嚼兩遍,就已覺得頓生豪情,恨不能立刻揮師出軍,踏平戎狄!
他瞬間便忘了王后之前的孟浪之舉——有這樣的雄心,王后所行比尋常女子大膽些,豈不是理所應當!
他姬衡的王后,就該有此魄!
“只是……”他看著秦時,沒忘記此前在章臺宮說要征伐百越時,對方給出的那些話:
“寡人還當王后不愛征伐,只愛儒家仁政。”
秦時有些茫然:“我自然不愛征伐——天下興亡,百姓皆苦。”
“只是,不管是百越還是戎狄,不本該是我秦國的嗎?”
“沒有大王一統,讓他們自己發展百余年,也未曾聽得有什么進步,民生有何順遂富裕。”
“既如此,不如讓大王管理一番好了。”
她好理所當然!
周巨低頭,已然不知該說些什么了。
王后這般殺氣騰騰的話語,倘若叫章臺宮諸位大臣知道,恐怕又要引得群臣議論,王后兇名也要傳出了。
而姬衡也難得沉默。
片刻后他長舒一口氣:“王后有此雄心,可見已有養民治國良策。”
“既如此,咸陽城、雍城與上林苑、阿房宮的工事便暫且停歇。”
“只驪山地宮與長城、靈渠工事,以及馳道直道修整,如今是停不得的。”
秦時卻已經十分滿足了。
難怪史書都稱【忠言逆耳】。
她此前數次,又是直接說人口數據,拿水泥畫大餅,又是拿新式琉璃在前方吊著,可姬衡都只提阿房宮,甚至未曾明言暫停工事。
而如今,只說些征伐百越與戎狄之事,對方便已腦補她能令秦國人丁昌盛,因而直言暫停。
她看著姬衡,姬衡也深深回視:
“與民休養生息二三年,可堪王后壯志一酬?”
那自然是不夠的。
但秦時已經鄭重拱手:“謝大王信任。”
“這是大王的秦國,來日也當萬邦來賀。”
??來啦!【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句話有兩種可能來處——
?一是漢宣帝定胡碑(沒有證據)
?二是由《史記·五帝本紀》中“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以及《后漢書·南匈奴列傳》中班彪給劉秀的奏章“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等語句演變而來。
?小時的策略:以退為進不行,那就以進為退。
?總之得達成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