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弘和劉毅玩陰謀詭計,劉道規直來直去。
越是簡單,越不會犯錯,成功的機率也就越大。
所以歷史上的英雄梟雄,能成大事者,都是如此,躲在后面玩陰謀詭計者,都上不了臺面,最終也會作繭自縛。
射陽與鹽瀆接壤,相距不到六十里。
劉道規一聲令下,立即就有一千七百多人響應,其他軍戶因在建康修建佛寺而沒有回來。
這些人中既有滿頭灰白的老者,也有十一二歲的少年,父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一個個義無反顧。
“拿出我們軍戶的精氣神來,不能讓參軍失望,不能讓別人小瞧了咱們!”
“參軍養了我們一年多,到了報答恩情的時候,誰若是在戰場上軟了慫了,給咱丟臉,回來休怪我的無情!”
幾個耆老在人群中大聲嚷嚷。
眾人立即亢奮起來,眼神中都透著一股亢奮和兇悍。
相對于士族之間的爾虞我詐,反而是這些來自底層的人更簡單淳樸一些。
恩就是恩,仇就是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劉道規心頭一熱,高聲道:“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
眾人一愣,紛紛望著劉道規。
“此乃軍令!”劉道規大喝一聲。
當即就有一半人退下,只剩下八九百人左右。
人雖然少了,但氣勢更足,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堅毅和驕傲之色,仿佛不是去殺人放火,而是去迎接某種榮耀……
劉道規目光掃過眾人,全都昂首挺胸,士氣旺盛。
“戰死者按征虜中兵三倍撫恤,子女我養,傷殘者,每月例錢增加到一緡!斬敵一人者,賞五百錢,驍勇者,轉為征虜中軍!”
只要打贏了錢就不是問題,劉道規明碼標價。
錢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能解決這世上大部分問題。
瞬間,眾人的眼珠子都紅了起來。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這些幾乎常年忍饑挨餓,徘徊在生死邊緣,窮的都快喝西北風了,殺一個敵人換五百錢,天底下再也沒有這么好的事情了。
“參軍此言當真?”一青壯激動的臉皮都在顫抖。
劉道規還沒回話,旁邊就有人道:“這一年多來,每月例錢按時發放,何時短過你一分一毫?”
耆老拄著鳩杖顫巍巍道:“參軍平日待我等不薄,不用賞錢,兒郎們亦會赴湯蹈火,絕不皺一下眉頭!”
“這是規矩,我只有一個要求,只準贏不準敗,都要活著回來,跟著我,以后還有更好的日子在后面!”
劉道規也莫名亢奮起來,心中有所頓悟。
這么多人愿意跟著自己,說明選的路并沒有錯,一路走下去就對了。
誰能高舉北伐大旗,天命和人心就會向誰靠攏。
桓家當年也只不過是個小士族而已,桓溫堅持北伐,即便沒有成功,依舊走上了權力的巔峰。
如今天下風云激蕩,見識到了士族門閥的無能和無恥之后,劉道規的野心也在膨脹之中。
“殺!”
一個軍戶仰天咆哮起來。
瞬間引起其他人的回應,“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