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是,你就算信不過我,也應該信得過彭城劉氏。
一個人會背叛自己的立場,但很少會背叛自己的宗族。
劉牢之這才心滿意足的點點頭,“莫要忘了你今日之言。”
“小侄豈敢!”
名號將軍有就有,沒有也無所謂,有魯郡和蘭陵在,其實不必太在意這些虛的,他們不給,大不了以后自己去拿……
好不容易說服了他,劉道規不敢多在山陰耽擱。
正好這時北面魯郡有密信送來,燕國在高平集結了四五萬人馬,也不知是要攻打洛陽,還是彭城。
劉道規陪了劉牢之幾天,交割城防和流民俘虜之后,連鎮守在句章的劉裕都沒時間看望,便匆匆率兵北上。
劉裕接連攻破邢浦、滬瀆、浹口、上虞諸城,一路橫掃,威名赫赫,早已成了劉牢之的左膀右臂。
渡過錢塘江,行至吳興郡境內。
只見滿地金黃,四色旗幢還在,屯耕的糧食已經成熟,馬上就到了收獲時節。
“是劉參軍!”百姓們認出劉道規的旗號,紛紛趕來迎接,擠滿了官道。
劉道規笑道:“今年定是豐收,諸位總算能吃上一口飽飯。”
豈料為首的耆老苦笑道:“天下哪有這么好的事情,劉參軍剛走,朝廷又委任了一位太守,還派人來勘查糧食,七成要送回建康……”
“七成?”劉道規又驚又怒。
朝廷的手還真是快。
百姓辛苦一年,只得三成,這點糧食完全不夠養家糊口。
關鍵這些糧食劉道規也付出了不少精力,朝廷一句話就收走了七成……
“能有三成就不錯了,參軍沒來之前都是官八民二,吳興一年兩熟,若無天災人禍,勤快一些,還能糊口。”
“也就參軍還惦記我等死活……”
耆老們越說越激動。
這時百姓從各處趕來,送來了煮熟的雞蛋,熬好的熱羹,熱情無比的遞給士卒們。
劉道規第一次感受到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待遇。
只是這些東西無論如何的吃不下。
“諸位好意心領了,軍務在身,不可久留,諸位保重!”
劉道規朝百姓們拱手。
眾人分開一條道路,“參軍慢走……”
“參軍何時回來?”
周圍百姓滿眼殷切期盼,對他們好一次,他們記一輩子。
前方道阻且長,劉道規還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回來,但這個時候又不忍他們失望,“諸位姑且忍耐些時日,快了,一切終會變好……”
的確快了,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都處在劇烈的動蕩之中。
江左的這潭死水,早已經沸騰起來。
“參軍所言極是。”
身后很快傳來一陣歡聲笑語,跟在士卒后面兩日,一直護送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