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中一片歡呼,不等大雨停歇,便各自出營,追亡逐北。
劉道規繼續留在營壘中,等待消息。
任丘拿下,便掌控了泗水上游的重要節點,水軍從此地順流而下,任城和高平根本守不住。
當然,慕容宙若是負隅頑抗,還要再耽擱些時日。
但大局已經改變不了了。
燕國主力,都去對付北面拓跋珪,無暇顧及南面的幾個小郡。
燕國的心思也從來沒有放在這里。
迷迷糊糊睡了兩個時辰,醒來時,日曬三竿,又是一個大晴天,好在昨日的兩場暴雨,不那么酷熱。
到了黃昏,各軍陸陸續續返回。
押著大隊小隊的人馬、輜重、牛羊,仿佛豐收的農人一般,一個個喜氣洋洋。
營壘之中人馬為患,被水軍一船一船的送去平陽城。
從第三日開始,便不斷有戰馬送回。
毛德祖和王仲德已經追到了東平郡,捕獲無數,只是依舊沒有抓到慕容紹。
到了第五日,該抓的俘虜基本都抓回來了,其他的要么葬身荒野,要么躲在哪個山溝里面。
高珣初略統計,前后俘虜八千余眾,獲戰馬兩千三百匹,馬鎧一百三十二領,鐵甲五百九十七套,牛羊駝馬牲畜略少,只有五千多頭。
燕軍們本就缺糧,公的都早就被他們吃了,留下來都是母的,用來產崽。
全都骨瘦嶙峋,沒多少肉,劉道規也令人送回尼丘山的牧場養起來。
瑕丘城幾乎是座空城,糧食不到兩千石,大部分都是老婦婦孺。
不過只要拿下此地,劉道規的疆域就狠狠向西北面推進了百余里,可以憑借洙水和泗水抵御燕軍,同時與魯城形成犄角之勢。
魯郡和蘭陵都成了大后方,不再擔心燕軍南下劫掠。
而瑕丘周圍的有大片的良田,初步估計,至少五千頃。
劉道規的生存空間被大大拓展,南面的任城和高平顯得沒那么重要了。
主要是區域太大,手上的人口不足,拿下來也很難長久的占據。
不過有棗無棗,先打兩桿再說。
休整了兩日,劉道規率大軍順泗水而下,直撲瑕丘。
這一場大戰中,平幼所部傷亡最小,發現形勢不妙,第一個從西北面退出戰場,返回任城。
說是一個郡,其實只有任城、亢父二縣,東漢曹魏時為任城國,永嘉年間,廢任城國為任城郡。
正因為小,反而更好防御,能夠集中資源和兵力。
北方大地上,一座塢堡動輒能抵御萬余胡人的進攻,原因便在于此。
關鍵現在手上沒什么攻城器械。
靠人命去堆,太不劃算了。
平幼也不是什么善茬,流民帥出身,最擅長防守,早早便堅壁清野,放棄亢父縣,將兵力集中在任城,跟南面的高平一樣,修建了大量的工事。
檀道濟提議道:“不如勸降此人!”
兩年前與慕容隆鏖戰泗水,檀道濟還沒過來,不知道劉黑羆和一眾親信死在他手上。
“此人與我有不共戴天之仇,絕不會投降于我!”
“可打造攻城器械。”高珣湊了上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