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肯給他增兵,也不采納他的出兵之策。
海鹽城的這幾百人馬,還是孟龍符、蒯恩、沈田子等人帶來的部曲。
不增兵也就罷了,他卻一直待在山陰,坐山觀虎斗。
致使妖賊再一次席卷吳郡,裹挾十余萬青壯。
孟龍符怒道:“兄長還不明白嗎?劉都督實在養寇自重,根本不想管朝廷的死活,也不顧京口父老的性命!”
蒯恩淡淡道:“妖賊沒了,北府都督坐不坐的穩還是兩說。”
朝廷大張旗鼓的扶植高雅之,又在廣陵京口安插了王愉和王愷兄弟二人,明顯是想挖劉牢之的墻角。
吃一塹長一智,劉牢之以前吃過不少虧,現在當然不肯賣力。
但他按兵不動,讓劉裕成了孤軍。
沈田子道:“吳郡已廢,吳興被劉參軍經營多時,設有屯田,不如暫避其鋒,招募青壯,補充兵力,休整數月后,再與妖賊爭鋒。”
海鹽瀕臨大海,附近百姓早就逃散,無以養軍,若不是劉牢之每隔一個月,會送些糧食過來,劉裕早就堅持不住了。
“我軍若退,妖賊越發肆無忌憚,無人能制,屆時北上丹徒,為之奈何?”劉裕望著眾人。
京口隸屬于晉陵郡丹徒縣。
貼著吳郡,位于太湖西北面,而吳興在太湖之南,劉裕一旦退兵,妖賊肯定要北上。
這時斥候從北面趕來,“報參軍,妖賊大軍乘北上,直撲丹徒!”
城墻上頓時沉默起來,氣氛也變得凝重。
朝廷從京口抽調走了劉軌、諸葛侃、高素諸軍,防守建康,而劉牢之的大軍一直停留在山陰,京口已經是座空城!
除了江北廣陵的高雅之部,再無其他兵力……
而目前形勢,劉牢之想養寇自重,朝廷也想借妖賊的削弱北府軍,所以絕不會馳援京口。
“當速速向都督求援,他總不會不管京口父老的死活吧!”
幾個老卒聲音顫抖。
城中大部分人的父母妻兒都在京口。
孟龍符道:“莫要忘了,前年抵御翟遼時,劉都督就將兩個孫子,和一部分北府精銳的家眷遷往彭城!”
劉牢之只有一個兒子劉敬宣,如今正在建康為質。
所以根本不會在乎京口父老的死活。
“現在求援已經晚了,山陰距京口六百里,至少十日路程,妖賊從滬瀆乘船北上,三日便可登陸京口,唯今之計,只有靠我們自己。”
劉裕聲音平和,臉上不見絲毫慌亂,其他人也逐漸鎮定下來。
這個時候慌也沒什么用。
“愿隨參軍赴死!”眾人紛紛拱手。
他們的家眷都在京口,只要還有一絲希望就不會放棄。
而跟著劉裕抵御妖賊的這幾個月,無不被他的智勇折服,連沈田子都心甘情愿留在麾下效命。
“劉都督不救,我們救,全軍輕裝簡從,只帶三日之糧,立即啟程,倍道而行,馳援京口,與賊決一死戰。”
劉裕指著北面。
天高海闊,大風席卷,飛云橫渡,幾只海鷗在天幕上恣意翱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