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劉遵不識字,其他劉廣之、劉懷慎、王元德、毛德祖、檀道濟都是文武雙全之士。
春耕剛剛開始,北面又傳回消息。
慕容垂拖著六十九歲的身子,親率四萬人馬攻打魯口,人還沒到,平規就被嚇破了膽,拋棄部眾,帶著妻子兒女以及侄兒平喜等數十人棄眾而逃。
在高唐收集部眾,占據當地。
慕容垂令慕容隆追之,破高唐,斬于濟北。
燕國內患暫時平息。
劉道規覺得這個時候更應該休養生息,參合陂雖然慘敗,但燕國國土未失,人口眾多,休養幾年,魏國絕不是對手。
參合陂之戰,拓跋珪其實有很多運氣成分。
雖然贏了,但也激起了燕軍的仇恨。
也許是覺得自己時日無多,慕容垂卻在中山召集大軍,準備親征魏國。
劉懷慎嘆了一聲,“慕容垂這是在賭國運!”
“他不賭不行,慕容寶暗弱,鎮不住宗室諸王,慕容垂現在還能賭國運,他一死,燕國連賭的機會都沒有了。”
慕容垂縱橫一生,一輩子叱咤風云,卻是勞碌命,到老也不得安生。
子孫也不成器,人生之悲涼,莫過于此。
劉遵好奇的問到:“難道慕容家就有沒獨當一面的人物了嗎?不是還有慕容農、慕容德、慕容隆嗎?”
劉懷慎道:“慕容德是其弟,慕容農和慕容隆都是庶出,慕容寶是大段氏所生,慕容垂一向寵愛。”
前燕時,慕容儁忌憚慕容垂功高名望大能力強,前燕皇后可足渾氏誣告段氏以巫蠱詛咒,慕容儁也準備借機除掉慕容垂,于是嚴刑拷打段氏。
慕容垂心痛愛妻,派人勸段氏認罪,夫妻二人一同赴死,豈料段氏堅貞不屈,寧愿被折磨死,也不連累慕容垂。
慕容垂也是重情義之人,淝水之戰,手握三萬精兵,卻送苻堅返回洛陽,全君臣之義。
段氏以命護他,他自然知恩圖報。
只可惜嫡長子慕容令被王猛的金刀計害死,段氏所生只剩下一個慕容寶。
取名為寶,可見慕容垂對他的寵愛。
只是現在是亂世,慕容寶這種平庸之人根本駕馭不住局面。
春耕一開始,連劉道規都親自下田,軍中將吏無不如此。
比起往年,耕牛更多了,人也更多了,泗水兩岸人山人海,連幢兵和建威中兵都下田耕作。
劉鐘還帶人在瑕丘一帶修建了堤壩,防止雨季到來時,發生水災。
底盤大了,八幢的缺陷逐漸暴露出來,太過分散。
而一分散,管理的難度就大大增加。
說白了,這套制度只適合剛剛起家的時候,如今底盤大了,人也多了,就與郡縣制沖突,而且動員能力強的優勢也不再那么明顯了。
幢兵與中兵也是兩套體系。
兩套體系放在一起,注定會沖突。
而幢主各鎮一方,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時間一長,隨著人口的增長,容易與劉道規形成隔閡。
當初八幢是一時之需,適用于一時,也許現在還能運行下去,但需要投入更多的管理成本和試錯成本。
而郡縣制是從秦代一直延續下來的穩定體制,孰優孰劣,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