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遲遲未開,桓玄眉頭緊鎖。
南方士卒天然對騎兵有恐懼之心。
桓溫的枋頭之戰,前期雖因糧草不濟而失利,但并未吃虧,然而退兵時,慕容垂的八千精騎緊隨其后,千里追襲,在襄邑猝然一擊。
桓溫死傷三萬西府精銳,爾后氐秦大軍咬上來,又傷亡萬人。
這些陣亡的將士里面,說不定就有守軍的父祖。
城門久久不開,但太陽越來越大。
劉道規不敢托大,策馬踏前兩步,完全進入一射之地內,沖著桓玄拱手道:“大王英明蓋世,西府將士驍勇善戰,若能與臣一同北伐,定可重現淝水大勝,橫掃北國胡虜不在話下,此蓋世之功,大王必能名垂青史,為萬人敬仰,若能如此,則天下可定也!”
想要解決司馬家留下的爛攤子,唯有北伐,唯有克復神州。
完成這一切后,一切水到渠成,桓玄就算不想當皇帝,士族門閥,北府西府,都會抬著他入宮。
而收復北方后,江左的土地、人口、士族各種矛盾隱患都會消失于無形……
當年桓溫看出這一點,所以三次北伐,孜孜不倦。
可惜遇到的對手,不是苻健、苻雄,就是慕容垂,身后還有王謝殷庾掣肘。
如今劉道規固然被時代的浪潮推到前面,而更前面的則是桓玄。
他若能北伐,取司馬氏而代之,就是順手拈來了。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誰若能北伐成功,誰就是南國之主,不,是天下之主!
然而等了半天,城上沒有任何反應。
劉道規早就知道會是這么個結果,桓溫身上還有五分英雄氣,三分梟雄氣,兩分文氣,到了桓玄,已經泯然眾人矣。
“請楚王北伐!”劉道規沖著城樓拱手,同時向劉遵使了個眼色。
“北伐!”劉遵一聲大吼,點燃了士卒們心中的熱情。
“北伐——”
士卒的呼喊聲越來越大,響徹在天地之間,動人心魄,劉道規治下軍民,無不與胡人仇深似海。因此喊聲極具穿透力。
連城墻上的守軍都為之動容。
西府軍大部分是雍秦并豫的流民,同樣與胡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北伐是這時代最大的正義和道義所在,桓玄口口聲聲北伐,卻在合肥止步不前,便失去了人心,輸了這場人心之戰。
士卒不是牛馬,是活生生的人。
誰是真心北伐,誰在借北伐之名行篡位之實,一目了然。
呼喊聲中,陣陣夏風襲來,各色旌旗一同飛揚,一股莫名的情緒被風吹到每一個角落。
“北……伐……”
城頭上忽然也傳來一聲參差不齊的呼喊聲,異常尖銳。
聽聲音似乎是趙良之,劉道規抬頭望去,這廝正低頭縮首,背著桓玄在喊。
他這一喊,其他人再也控制不住情緒了。
身邊的北府士卒們也紛紛呼喊起來,“北伐!”
瞬間,劉道規仿佛聽到了城墻崩塌的聲音。
這些人心中到底還有幾分未涼的熱血!
“楚王北伐!”
城墻上無數刀矟舉向天空,聲音此起彼伏,但很快就跟上了城外的節奏。
吼聲越來越大,士卒們也越來越亢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