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敬宣,劉道規還是信任的,但他身邊還有劉軌、高雅之、司馬休之等人,龍蛇混雜。
高雅之什么人?酒囊飯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連累孫無終葬送兩萬北府精銳,到現在孫無終都沒喘過氣來。
讓他起兵造慕容德的反,跟送死沒什么區別。
其實劉敬宣的能力也不怎么樣,一直在劉牢之的蔭庇之下,如果當年他強勢一些,直接率部眾攻打桓玄,劉牢之難道還會出賣自己唯一的兒子嗎?肯定提刀跟桓玄大干一場。
憑借北府的支持,就算打不贏桓玄,也能分庭抗禮。
孟干之干笑道:“少將軍也是一片心意……”
“算了,你回話過去,讓他先蟄伏,靜待時機,萬萬不可泄露此事,尤其是高雅之。”劉道規揮揮手。
燕國形勢雖然惡劣,但還未有亡國跡象,慕容德的幾萬精銳猶在,劉道規更沒有一口吞下燕國的實力。
北面魏軍的心思不可捉摸。
歷史上,劉備興兵為關羽報仇,被火燒連營八百里,南征北戰多年的精銳付之一炬,名將凋零,國中惶惶不可終日,曹丕卻不聽劉曄之策,選擇攻打東吳,功虧一簣。
劉道規與慕容德激戰,拓跋珪攻誰還不一定。
之前拓跋珪圍攻洛陽,劉道規枋頭大勝,正常人都應該退兵,馳援鄴城,但拓跋珪反其道而行之,付出上萬人的性命,強行攻破洛陽。
所以他的行為軌跡,實在不好預測。
攻打己方的可能,要遠遠大于慕容德。
而慕容德的存在有一定的價值,沒有南燕,冀東的庾岳、達奚斤二部就放開了手腳,劉道規壓力更大。
劉道規的目的是削弱南燕,打疼慕容德,而非與他兩敗俱傷。
想通這些后,便一邊對峙,一邊觀察燕國形勢。
等來等去,沒等到燕國的使者,也沒等到劉遵的消息,卻等到了宛城的密信。
兄長劉裕也要出手了。
這一次北府眾人一起出手,準備以恢復晉室的名義,在宛城、京口、廣陵、歷陽、建康五地一同舉兵。
讓劉道規出兵牽制壽春的桓石生兩萬西府軍。
這封密信,說明兄長劉裕沒將自己拒之門外,然而……時機似乎有些不對。
眼下正在跟慕容德對壘,已經占據了優勢,壓得慕容德都準備割地求和了。
這個時候退兵,前功盡棄。
“左將軍只有一千人馬,桓修手上兩萬大軍!”高珣看完信后頓時一驚。
“宛城不必多慮,諒桓修也不是兄長對手,只是廣陵、京口、建康、歷陽這些地方同時起兵,只怕走漏風聲。”
謀反這種事,中間環節越少,成功的幾率越高。
劉裕聯絡這么多人同時起兵,風險實在太大了。
北府的那一群后起之秀,水平也就那樣,心思也不齊。
高珣道:“真要起兵,何必其他人,都督與左將軍聯手,天下何人能敵?”
劉道規搖頭,“莫要忘了王敦和蘇峻的前車之鑒,桓玄不是泥捏的。”
王敦和蘇峻都曾攻入建康,卻被群起而攻之,最終功虧一簣。
“既然時機未到,都督可速派人去宛城聯絡左將軍,等濟北之戰停歇再起兵不遲!”
“已經晚了,北府諸人謀劃多時,早就按捺不住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