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三日后起兵,南下與妖賊決戰!”劉道規目光收回到江陵,心中燃起斗志。
妖賊這一次氣勢與往常不一樣,似乎下了必死之心,在豫章口燒毀戰船,以示決死之心。
很明顯,妖賊是想在江陵進行一場決戰。
但他們選擇野戰,正合劉道規之意。
江漢平原一馬平川,正好發揮騎兵優勢。
劉道規一反往常,令五千府兵舉著各種旗幟,虛張聲勢,鼓噪南下,用以迷惑妖賊,第二日親率一萬五千虎衛軍步卒緊隨之后。
四千精騎則留在最后,由段宏、劉懷敬、劉惡郎等一干驍將率領。
也沒什么排兵布陣,就這么一路殺過去,堂堂正正的決戰。
妖賊也像嗅到血腥氣的貓兒,全員北上,直撲當陽。
十余萬人馬,浩浩蕩蕩,無邊無際。
分成左中右三個大陣,長戈如林,鐵甲在秋日下閃閃發光,一股殺氣縈繞在天地之間。
“這是妖賊?”封愷吃了一驚,對方披甲率至少一成。
也就有甲士將近萬人,左右兩翼各有一支五百人的騎兵。
軍容之盛,已經不在當年南燕軍之下。
其他將領神色也嚴肅起來,再無之前的輕視。
“廣州乃富足之地,盧循徐道覆這些年沒有閑著,厲兵秣馬,他們是來玩命的,決不可小覷。”劉道規反而覺得是好事,驕兵必敗,妖賊打了這么多年的仗,屢敗屢戰,堅韌頑強,也是一支精銳。
在蒜山之戰時,劉裕以千余人馬擊潰他們十萬大軍。
但這一次妖賊圍攻建康,劉裕手上精銳七千余眾,其他各路雜軍將近萬人,卻固守不出,一直耗到妖賊精疲力盡主動退走。
可見妖賊這幾年戰力直線上升。
如果不是劉裕橫空出世力挽狂瀾,恐怕早就掀翻了晉室。
咚咚咚……
對面先敲起了戰鼓。
“殺、殺、殺——”吶喊聲隨之而來。
封愷臉色一變,“妖賊破釜沉舟,有必死之心,我軍只有兩萬余眾……”
“我早有準備,不必多慮,傳令,迎戰!”劉道規從未輕視過任何對手。
返回襄陽后,也是密切關注妖賊的一舉一動。
令旗搖動,王仲德、傅弘之、朱林、毛修之三將率步卒緩緩向前,雖然只有一萬余眾,氣勢上絲毫不比對方弱。
妖賊頂著木盾率先撲了上來,宛如暗黃色的潮水洶涌而來,煙塵滾滾之中,吼聲驚天動地,無比狂熱。
看似雜亂,實則暗藏玄機,左右兩個大陣,護著中陣的六七千甲士。
而這些甲士無一例外,都是虎背熊腰的力士,手持長刀重斧,比其他妖賊高出一截。
“射!”傅弘之一聲令下,弓箭朝天拋射,竄入飛云之中,從妖賊頭頂落下。
反應慢一些或者沒有兜鍪者,當即被貫腦而過。
三射之后,箭雨并未停歇,變成蹶張弩、重弩的平射。
妖賊的盾牌立即木屑紛飛,倒下三四百眾。
但這種傷亡并未嚇住他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