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政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王尚夙興夜寐,兢兢業業,還是需要時間,方能看見成果。
庶務上有他在,劉道規的精力放在軍務上。
“前后投降秦軍七萬,逃亡各地返回的秦軍五萬,十二萬人馬中晉人三萬,羌人六萬,其他皆為匈奴鮮卑雜胡等眾。”
封愷遞上一道文書。
“竟有三萬晉軍!”
三萬晉軍,少說也有一萬多戶。
有這些人口在,劉道規的根基就會更加穩固一些。
封愷道:“排除老弱,當在一萬人上下,都是征戰多年的精銳,其他諸族兵馬,騎兵有兩萬!”
“大善!”劉道規心中一喜。
厚待姚興這一步沒有走錯。
如果大肆屠殺姚秦宗室,這些兵馬就要轉投胡夏或者仇池去了。
還沒高興多久,封愷就一盆冷水潑下,“大將軍準備如何處置他們,十二萬步騎,糧草消耗太大,大雪降下,中原轉運困難。”
劉道規一愣,“糧草這么快就捉襟見肘了嗎?”
封愷苦笑,“當初攻打長安,大將軍召集關中諸部前來協助,每日兩餐飽食,破城之后,每人三石糧食,長安府庫雖糧草充足,也招架不住……”
劉道規一陣郁悶,以前寒微時,為吃喝發愁,現在都成了國公了,還在為吃喝發愁。
剛剛還下令免除了關中三年賦稅。
正在這時,孟干之匆匆來報,“大將軍,劉勃勃率兩萬騎兵襲擾扶風、馮翊諸郡,一路燒殺而來。”
屋漏偏逢連夜雨。
劉勃勃就是靠劫掠起的家,弄得姚興焦頭爛額,現在又用這招對付劉道規。
不過他的到來,也將劉道規目光吸引到西面。
西面還有仇池、西秦、南涼、北涼、胡夏諸國,地盤不算小了。
這年頭胡人比晉人有錢多了,這些小國立足多年,家底頗為豐厚。
“我沒找他,他竟然主動送上門來了,正好,糧食的問題解決了!”劉道規忍不住笑了起來。
封愷道:“大將軍欲用兵西境?”
“來而不往非禮,兵法有云: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傳令,升毛德祖為都督秦涼諸軍事,十二萬秦軍分成七部,以沈田子、沈林子、朱超石、朱齡石、傅弘之、沈慶之、蕭承之分統之,攻掠秦涼諸國,段宏率兩萬騎為后,策應諸軍。”
十二萬秦軍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拉出去就食于敵。
沈田子八九百人就擊敗了姚興的五六萬大軍,如今給他們一兩萬兵馬自由發揮,說不定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秦軍的戰力并不弱,自古就是優秀兵源之地,之所以會有柴壁慘敗,主要原因還是在姚興個人身上。
如今搭配北府西府這些虎狼之將,戰力更強。
劉道規還加了一道軍令,所有斬獲,對半分賬,大將軍府只要一半,剩下的一半各軍自行處置,捕獲的俘虜,大將軍府以市價收買。
兩道軍令下去,非但諸將興奮起來,連秦軍也躍躍欲試。
以前都是為別人賣命,現在則是為自己賣命。
沈田子沈林子兩兄弟最心急,帶著自己的部曲和三萬大軍殺向隴東諸郡。
朱超石、朱齡石兄弟率舟師殺向隴西。
傅弘之、蕭承之率一萬騎殺向河南地。
封愷負責轉運糧草,毛德祖協調諸軍,段宏兩萬騎進駐雍城。
唯一沒有動靜的是沈慶之。
一連幾日都按兵不動。
劉道規前去查看,才察覺他竟在裁汰老弱,重新編制士卒。
一萬三千兵馬,裁的只剩下五千余眾,不過披甲率上升到了三成,騎兵增至兩千。
劉道規笑道:“你這么慢,只怕到時候肉都被別人吃了。”
“磨刀不誤砍柴工,秦涼地域極廣,各方勢力龐雜,不怕無用武之地,這是末將暗中挑選的軍官,請大將軍任命。”
沈慶之比以前更謙恭沉穩了。
別人都是拼命往自己懷中摟好處,他卻連選拔軍官這種事都不自己做主。
劉道規也對他越發看重,“你選的人,你自己任命吧。”
“領命。”沈慶之沒有惺惺作態的推辭。
“此次用兵,能否滅一二國?”劉道規隨口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