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仲亨笑道:“別的不提,林公離開鹽道其實是好事,都把鹽道當無底洞,卻不知兩淮鹽課去年光鹽商就倒罷二十一家。”
“何至于此。”
王信從江南回來沒多久,倭患雖然對民間經濟影響很大,卻也沒到傷筋骨的地步。
“就那張吉甫,老家田畝不下二十萬。”陸仲亨感慨,“一場倭患養肥了多少人家,朝廷當然收不上來銀子。”
王信無話可說。
窮人想變富,富人想更富,這本是人性,誰能阻止的了,大勢所趨罷了,倒要看看有沒有人出來改革,連陸仲恒都曉得,朝堂如何不知。
改革可不是簡單的事,王信自問自己沒這么大本事,還是帶好自己的兵吧,盡自己的本分。
與陸仲恒交流了一通。
史平和同伴們趴在水池邊,數著假山上的猴子,一顆顆米粒大小的猴子,上回沒功夫細看,也不敢多看,如今底氣足了,臉上有了些傲氣,帶著同伴在此看得仔細。
“將軍。”
“看夠了,走吧。”
王信還是更喜歡這些少年,史平等人當即拋下猴子的事,擁著自家將軍離開。
五百桿鳥銃,二十門佛郎機。
薛巖也親自趕來營中。
武器被一一擺放在校場,不光有軍士,還有薛家的掌柜和管事們。
“火藥很早被我們的先民發明出來,又有最早的火器也是如此,包括大宋發明的突火槍,是此類管狀發射的祖宗。”
王信笑著向手下們介紹這些武器。
火器沒有安裝火藥,人們手里都拿著一把,又或者圍繞佛郎機四處撫摸,聽到將軍的介紹,張燦笑道:“倒是奇了怪,既然是咱們的東西,怎么到了外國人手里。”
“大宋不是被打敗了么,元朝把宋朝的工匠集中管理,也帶著那些工匠一路西征,沿途失落了出去,各類技術也就不斷流入西方,包括大宋發明的突火槍,流入了阿拉伯,阿拉伯人入侵西方幾國,其中就有這佛郎機國。”
王信指了指佛郎機,又笑道:“這些個國家后來把阿拉伯人趕跑了,但也把阿拉伯帶去的一些技術學會,其中又有突火槍。”
“真如將軍所言,豈不是徒弟超過了師傅。”趙雍不可思議。
“所以古人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能盲目自大,要善于學習,就如這些個火器,別看現在的樣子,我敢說要不了多少年,以后就是這些武器的天下了。”
眾人半信半疑,也無法親見。
他們這河西離京城不到四十里,可不敢隨意發射火器。
薛巖在遠處聽到王信的話,內心委實佩服,更加確認眼前的年輕將領不是尋常的武夫,如此的見識和眼界,未來必然可期。
“你們這些日子先學著我交給你們的東西,每天十題。”王信向將領們吩咐道:“我去找兵部申請,全營去香河試火器。”
香河到通州百里左右,又能訓練軍隊攜帶火器的行軍,增加行軍經驗。
今日進步一點,明日進步一點,強軍就是這么帶出來的。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