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每年對熟部的巡防制度,主要是了解熟部的人口,牛羊,馬匹等數量,可以通過這些親眼看到的數字,判斷有沒有失控的風險。
翟文和他的屬下,這些日子忙碌此事。
王信和大軍嚴陣以待,雙方倒也相安無事,如果不是這次出塞充滿意外,往年的時候,并沒有今年的嚴肅。
了解了翟文所做的事,熟悉了大周的巡防制度,王信忍不住感慨前明的高深之處。
大明禁止海貿,并不是斷絕一切貿易,而是要把貿易控制在朝廷手里,通過朝貢貿易,不光是加強大明宗主國的地位,也有對邊地的糜取
而且不只是海貿,也禁止陸地上的邊關貿易。
比如宋朝時期的邊關貿易,兩百斤茶葉才能換取一匹馬。
到了大明時期,朱元璋壟斷茶馬互市,嚴禁民間私人貿易,曾經派李景隆去負責茶馬貿易,用五十萬斤茶葉換來了一萬三千五百一十八匹馬,折合下來,一匹馬僅僅能夠兌換三十七斤茶葉。
隨著壟斷,話語權自然掌握在大明這一邊,兩百年下來,這項政策不但沒有衰退,反而因為利益,商人們越發的猖獗,馬匹在邊關不值錢。
大周繼承前明的茶馬互市,不光有商業上的壓榨,包括如翟文所言,馮庸要求大板升地區,每年向大同軍鎮提供兩百匹戰馬也是朝廷默許的。
這個數字充分考慮了河套地區的能力。
原本的時空,因為更久的繁衍時間,河套地區人口高達十二萬,如今大周初期的掃蕩,所以河套地區人口只恢復了數萬人,連原本的一半都沒有。
如果大同地區自個不出問題,河套永遠也翻不出大周的手掌心。
互市、經濟、巡防.等一整套手段下來,方方面面都被限制死,誰說古人沒有聰明人的?這套設計出來,并且被落實的制度,令人大開眼界。
可還是那句話,一切都需要自身硬,如果自身不強,一切計劃都將變得蒼白無力。
所以王信帶著軍隊絲毫不放松,死死的盯著大板升地區。
“沒有大的問題。”
翟文幾日后回來,臉色沉重的告訴王信。
各部的人口,馬匹,牛羊群雖然不至于詳細的清點,可也能看個大概,實在不行,還能看草場,草地承受能力極差,牲口稍微一多,堅持不了兩三年就會沙化。
所以誰家部落的牛羊一多,必須要擴張自己的游牧范圍,那么就會侵占別人的地盤,從而引發戰爭。
總之,一切看起來沒有問題。
王信也看見了一些事物,大板升地區的部落,裝備還不如單于部,單于部竟然有盔甲,對于河套地區而言,這可是大寶貝,從何而來,王信不得而知。
“大板升地區沒有問題的話,問題恐怕就出在關內了。”王信直言,打算看看此人的接下來的態度。
翟文眉頭皺起,顯得苦惱。
主是王信手里有人證,這個人能指證他們的首領受馮庸指派,王信和馮庸兩個人的沖突,翟文并不想參與,可偏偏他倒霉,屬于親身經歷者。
如果王信選擇把事情鬧大,那么朝廷必會詢問自己。
自己要么同意王信的說法,要么不同意王信的說法,翟文反問道:“將軍打算怎么做?”
翟文這么問,其實就是不想參與,自己強迫他表態,可能會引起反效果,主要是自己手里的證據不夠分量,想要以此扳倒馮庸,恐怕有些難。
能不能扳倒馮庸,不光牽扯地方,還牽扯到朝堂,朝堂上的發力,才是最終的決定。
自己能扳倒馮庸嗎?
王子騰、賈赦.這條道上的人,前些年看皇帝的勢力越來越大,王子騰做主,與皇帝達成了約定,讓出了京營,徹底得罪太上皇。
如果沒有自己這個變數,要不了兩年,王子騰就會郁郁而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