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京城的道路,其中一條是沿著九邊驛道,沿途有驛站和修葺好的道路,交通方便,住宿也方便,但是需要經過天成城。
天成城的前身是天成衛,是大同地區重要的前線樞紐,所以前明在此地才設立天成衛,如今改為天成城,也設立了一支營軍,叫做天成軍。
按照兵部兵冊兵額,大同地區的營兵數量在三萬,鄉兵民兵合計九萬,總兵力十二萬。
除了大同的永興軍和天成軍,還有威遠軍、高山軍等共六支營軍,永興軍一萬,其余五軍三五千不定,遇到戰事需求,可招募各地民兵鄉兵。
時至今日,已有兩支營軍連名號也消亡了,高山軍和威遠軍只保留了名號,剩下一些老弱罷了,除了馮庸手里的永興軍,只有天成軍還不錯。
天成軍的總兵叫做胡立勇,也是馮庸在大同最有威脅的對手,不過馮庸實力強大,總體而言,胡立勇多遵守馮庸的軍令,馮庸也派出自己的親信半控制了天成軍。
如今的局勢下,最大的贏家是張文錦,徹底掌控大同事務,然后就是胡立勇。
猶如天上掉餡餅,馮庸歸京后,天成軍等于整個的回到他的手上,當然,大同的局勢已經變了,不再是將領主導,而是張文錦這樣的文官主導。
也因為胡立勇的原因,馮庸才不愿意選擇這條線路,避免被胡立勇羞辱。此人是個小人,馮庸相信此人做得出來,于是選擇了南邊,經由小五臺山入紫荊關抵達京畿。
這條路剛好也是雁門關到京畿最主要的道路,馮庸繞了遠路,才有了兩人在丘靈意外相遇。
“王將軍。”馮庸因為肥胖,耐不住長途騎馬,山區里馬車不如轎子舒服,所以選擇了轎子,早就掀開了簾子。
周邊不光有他的親衛,還調用了一百多名民夫和士兵,除了給他抬轎子,還有推著大車,車上滿載行李。
王信也聽說過,大同城運輸行李的車輛有近百架,是馮庸這些年積攢的家當。
眼前才不到十架車,應該是馮庸最心愛,或者最值錢的,親自照看運回京城,馮庸應該不是傻子,還有個一最大的可能,當送禮用的。
軍隊的花銷最大的有兩頭,一頭是成軍時的花銷,一頭是長期維持的費用。
馮庸的家當幾十萬兩應該是有的,如果他手里能有一萬大軍,加上大同各地駐軍,會被自己兩千人馬逼迫到如此地步嗎?
王信聽到馮庸的招呼,不再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主動下了馬,伸手拉開前面的史平,向前走去拱手行禮道:“雁門關游擊將軍王信,拜見大同永興鎮節度使大人。”
“好好好。”馮庸的眼睛笑成一條縫,熱情的下了轎子,向王信招了招手。
如果不是雙方劍拔弩張的態勢,還以為這兩人關系不錯。
王信沒有猶豫,主動走了過去,史平情急之下喊道:“將軍,別去。”其余的少年親衛們連忙跟著上前,生怕將軍有個好歹。
他們一動,對面也動了。
王信停下腳步,回過頭交代,讓史平他們留在原地,史平等人雖然不愿,卻不敢違背將軍的命令,只能緊張的盯著局勢,隨時等待出手。
那邊馮庸的親衛等不到自家主人的命令,也只能讓開道路。
馮庸坐在轎子里,簾子被掀開,身體前傾,眼神里有些好奇,忍不住問道:“王將軍看來膽氣十足,真不怕我,還是認為我不敢?”
王信笑道:“我和節帥同朝為官,節帥何來害我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