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順親王笑道:“不過最近倒是有個值得關注的機會。”
比起亦師亦友的劉儒,整日的大道理,皇帝更喜歡叔叔嘴里的真實情況,什么仁義道德都是假的,都是糊弄老百姓的,哄騙老百姓老老實實干活,被欺負死也不明白要反抗的。
所以這些日子,皇帝想明白了自己輸在哪里。
自己還是不夠狠,心不夠黑,才輸給了太上皇,自己應該早點聽叔叔的話,而不是聽劉儒的,恢復了一定的信心,皇帝打起精神,才振作了起來。
“什么機會?”
“還不是那幫文臣,只顧自己的利益,為了爭權奪利,又要開始以文制武的那套,牽扯到有個叫做王信的將領,此人帶兵打仗的才能不可小覷,我們可以拉攏過來,說不定是下一個羅明。”
聽到羅明的名字,皇帝臉色變了。
羅明是忠臣,可也是愚臣,為什么扛不住壓力呢,只要把兵控制在手里,一切都可以挽回,怎么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輕易放棄了呢。
他死了也就死了,導致自己徹底沒有了兵權,真是死的便宜他了。
忠順親王鄙視道:“當初皇上不該聽劉儒的,劉儒是文官,羅明本來壓力就大,需要的是支持,如果是我,我就算給不了支持,也不會拖后腿,怎么還能去逼他呢。”
皇帝默不作聲,沒有解釋當初自己也同意了。
每隔段時間進宮,忠順親王要和皇帝通氣:“不過聽說這小子與王子騰不對付,如果王子騰連這件事也搞不定,說明此人是個廢物,可一不可二,此人在大同的失敗,如果連這點小事也失敗,此人可以消失了。”
皇帝倒不在乎王子騰,擔心的說道:“四大家名氣太大了,如果他們也徹底倒向太上皇,恐怕許多人會受到影響的。”
目前而言,四大家三分之一支持太上皇,三分之一支持皇帝,三分之一中立,對皇帝反而是最大的好處。
因為如今是太上皇掌權,四大家的做法,豈不是告訴天下人,皇帝與太上皇平分秋色?
下面的人不可計數,也看不清上面,只能打探那些聲望高的人的立場,通過他們的立場,來得知朝廷的局勢,從而做出自己的選擇。
開國四王八公,哪怕太上皇打壓多年,別的不提,只名頭就能唬住大部分人。
除了拉攏之外,還有回報,自己升了賈府女兒為貴妃,自己給出的報答如此豐厚,賈府還給自己的卻拿不出手,王子騰失敗了,京營也回到了太上皇手里,等于自己落了一場空,皇帝心里是不滿的。
“如果王子騰搞不定王信,那就放棄王子騰,改為拉攏王信。”忠順親王解釋了一番。
皇帝好奇道:“能行嗎?”
忠順親王露出笑容,說話間抬了抬手,挑眉笑道:“我已經打聽清楚,此子極重恩情,林如海對此人的影響最大。”
通過林如海間接拉攏到王信,有了這種緩和,反而動靜最小。不過忠順親王的信心不足,聽說過太上皇也在拉攏此人,連太上皇也能看重這小小的游擊將軍,更說明其重要性。
忠順親王不愿意輕易放棄,先指望王子騰,王子騰要是還做不到,那就可以當棄子了,下一步指望林如海。
皇帝聽完忠順親王的思路,有理有據,穩中有快,心里頭安穩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