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軍事重鎮,雖然民多了起來,路邊的攤販和商鋪規模也遠不如京城。
上回路過的面攤,如今只留下一片空地,孤零零的一根桿子,上面的旗幟招牌也沒有了,路邊蕭條了不少,多了一些饑民。
這些饑民應該是本地的,外地的話在自家家鄉呆不住,也會往內地跑,比如太原這些大城,不過要是外地的饑民多,又說明饑荒鬧得很廣,不限于一地。
王信騎在馬背上一路走過,史平見怪不怪,京營當初也是如此。
不久后,到了巡撫御史衙門,王信見到張文錦,張文錦的臉上多了一些笑意。
至于張文錦為什么心情高興,王信也能猜到,有自己這樣勇于攔事的屬下,換成誰是上官都會高興的,打輸了是自己的責任,打贏了是他的功勞。
“末將聽說歐彥虎的使者還在大同?”
聽到王信的詢問,張文錦收斂了笑容,警告道:“你打聽他們做什么?你不要亂來啊。”
歐彥虎的使者一開始很囂張跋扈,底氣十足的模樣,等單于部的消息傳來,歐彥虎的使者底氣不足了,誰也沒想到單于部這么輕松的被解決。
哪怕是自己,張文錦也沒敢想王信如此輕易的滅了單于部,這可是盤踞數十年的大胡部啊,因為實力強大,才能成為馮庸制衡大板升諸部的手段。
就算是派出永興軍和天成軍,張文錦也沒有信心消滅單于部,對手又不是傻子,呆在原地與周軍硬碰硬。
料想歐彥虎也是這么認為的吧,留著單于部擋住大周,讓他放心的出去遠征。
想清楚了這些,張文錦眼神復雜,不知道如何對待王信。此人的確能打,雖然手段下作了些,但也更可怕,竟然毫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原來不是這樣的啊。
王信搖了搖頭,“歐彥虎現在無力顧及單于部,趁著現在獲得的機會,我已經和周家等人討論過,在赤兒山一帶筑城。”
自己已經在威遠關和幾家商號討論過,上午又在大同和周家商談,恐怕不到晚上,張文錦就會知道這件事。
張文錦愣住了,有些反應不過來。
“不光是赤兒山,等穩定了局勢后,接下來還要往單于城舊址筑城。”王信笑道:“一路修過去,最后在大板升修一座歸化城。”
大周沒有歸化城,王信的計劃,令張文錦措手不及。
“修城不是那么簡單的,朝廷也沒有錢.”張文錦下意識的拒絕。
張文錦自己也有修城的計劃,區別是修葺邊關城堡。
這其中的說法可大了。
與王信的在關外筑城是兩回事。
而且王信的計劃太過冒險,張文錦感到自己無法控制,思路逐漸清晰,不打算支持王信。
張文錦的決定,雖然令人可惜,不過也不出乎意料。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官員們一般不會做。
商人愿意做,因為是有利益,并不是誰比誰的道德高尚。
王信并不擔心張文錦的態度,笑道:“這件事不需要朝廷出錢,也不經我的手,是商人們為了做生意做的決定。”
商人、地主、讀書人、鄉紳并沒有明確的區分。
薛家是勛貴,也是商人。
周家是鄉紳地主,也是商人。
誰都可以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