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孝敬給勛貴,現在早就換了碼頭。
而據他們所知,王信在京城并沒有拜碼頭的意思,也不知道林如海是怎么教他的。
既然不拜碼頭,自然也沒人出手保王信。
那么事情拖來拖去,不定哪天就黃了。
周世明心情復雜,他既看重王信的才能,又不愿意王信留下,所以在此事上冷眼旁觀。
但是王信離開大同后,萬一歐彥虎回來怎么辦。
與他想法的大戶不少。
對王信感官復雜。
此人的確有才,可此人又不融入大同本地,所以又想用此人為大家帶來的利益,又不愿意讓此人得償所愿,成為第二個馮庸。
見屋內氣氛逐漸沉默,王信臉上一臉的無所謂。
或者藝高人膽大?
反正自己真不在乎。
王信笑道:“張燦那邊沒有問題。”
見眾人還在疑慮,王信又說道:“張燦帶兵打仗能力沒有問題,不過如今面對關外的局勢,各部群龍無首,為了最快的速度,把騎兵拆分作戰最合適,張燦負責坐鎮。”
目前兔毛川的部落不多,主要是些小部落。
單于那邊也是如此。
至于大板升地區,那邊除了歐彥虎留下的本部,實力大的部落青壯都被他帶走了。
現在的河套地區,猶如一個真空時代。
張燦獨當一面的問題有點欠缺,性格火爆,所以自己又安排了馬范輔佐他。
王信又看向張輝,打趣道:“張東家不也是已經向張燦提議過了么。”
張輝越發坐不住。
終于起身,主動向王信彎腰行禮,拱了拱手,“王將軍恕罪,在下此事做得不對。”
周世明一言不發。
李德興欲言又止。
王信看在眼里,說明他們都知道張輝做的事。
倒也沒什么奇怪的,和張文錦以前做的一樣,挖墻腳罷了。
“沒有對不對,我的目的一直沒有變過,只要有利于我的目的,其余的枝節,我都不在乎。”王信平靜的說道。
眾人這才動容了起來。
以前大家嘲笑張文錦,認為此人能力不足。
如今他們親自動手了一番,結果還不如張文錦,一個個碰了釘子。
哪怕是周世明。
雖然他家嫁了姑娘給湯平做老婆,可只要涉及到王信,湯平就變了個態度,油鹽不進。
“將軍真讓我們去找張燦?”
周世明認真問道。
王信點了點頭。
“我這幾天會去大同一趟,去見了張大人后,可能會回京城,所以你們有事情,只管去找要找的人。”
“將軍要回京城跑官?”
周世明開誠布公的說道:“周家可以為將軍說話。”
他們這段日子嘗試了一些手段,不盡人意,反倒是王信大度,為了彌補,周世明認為應該緩和下與王信的關系。
李德興等人無語的看向周世明。
好人倒是被他搶先做了。
有了周世明的帶頭,一個個不敢落后,爭先承諾要為王信在朝廷出力。
“那我先謝過了。”
王信拱了拱手。
大戶還是大戶,朝廷有人,地方有錢,外頭的事不提,內頭的事的確比自己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