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片刻,嚴中正抬起頭,笑道:“上頭的事情,對也不對,我們如何得知呢,聽天由命罷了。”
王信不以為然。
張吉甫雖然拖著自己,但是張吉甫的做法,從客觀而言并沒有錯。
邊地軍鎮軍閥化的下場毋庸置疑,于國于天下都是不利的。
誠然。
大周是家天下,頭上有個皇帝。
可王信最信服某人的一句話。
實事求是。
大周這樣的國情和社會,包括人們的認知,注定了會有一個皇帝,哪怕江南出了新學,有了明代末期一樣的社會發展路程,江南同樣發展出了新學。
《三言二拍》等大量白話文的誕生,說明了小市民階級的崛起。
小市民階級雖然有諸多的缺點,但是反對皇帝這樣的存在,同樣在生產力上而言,更是一種進步。
于是有了獨君等各類大逆不道的思想在民間傳播。
可這不夠。
大周太大了。
江南地區一日吃三頓飯,而大多數地區一日吃兩頓飯,物質上的差距,注定了新學的思想在別的地區傳播有限。
不能被多數人接受的社會變革,就無法快速普遍起來。
從大周的國情出發。
張吉甫的做法是對的。
加強朝廷對京營軍權的控制,哪怕朱勝功和自己關系不錯,王信并不認為張吉甫做錯了,同樣,在壓下各地軍鎮軍閥化的動作里,王信也不是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支持張吉甫。
馮庸養寇自重的做法,無疑對天下是有害的,只對馮庸他個人有好處。
所以自己同意到大同對付馮庸,支持張吉甫。
換做自己是張吉甫,自己一樣會這么做。
反而是朱偉。
不愿意為了公事得罪東平郡王,選擇冷落嚴中正。
以此向東平郡王表明態度,此事是張吉甫和東平郡王之間的事,不關他的事,才是官僚作風,哪怕他和張吉甫不對付。
果然是治大國如一盤棋。
牽一發而動全身。
張吉甫要對付朱偉,把軍權收回,就會在其他事情上,遭受朱偉的牽制。
想到明日要見張吉甫,天色也不早了,自己還要回京,王信拍了拍嚴中正的肩膀,約定了時間再次碰頭后,先告辭離去。
嚴中正不知道王信要約自己做什么,心里隱隱猜測。
王信的才能和作風,嚴中正平日有關注,跟隨這樣的將軍其實也不錯,只是以前兩人差距不大,且是競爭對手,如今要投靠對方,心里上有點難以接受。
又想到自己今日的困境,王信還愿意收留自己,自己卻在糾結面子,倒是自己小氣了。
“果然是王將軍,我遠不如他。”
看不到王信的影子了,嚴中正長嘆一聲。
——
趕在京城關城門前抵達,等到了賈府時,天色已經黑了。
王信和史平等人騎著馬,沿著從通外河引的河渠邊在賈府后街上,這里是賈府下人們住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府里的老人成了家的。
最大的一處院子,住的是周瑞一家。
周瑞是王夫人的陪房。
王信下了馬,史平上去敲門。
“是王將軍嗎?”
聽到聲音,王信轉頭看去,只見一個黑影靠上來。
“你是誰?”
史平擋在前面,喝問道。
“小的周瑞。”
那黑影嚇了一跳,愣在原地說道。
王信聽清楚是周瑞的聲音,笑道:“這么晚了,你不睡,在這里等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