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想要巴結都還沒有門路,所以哪怕此人是武夫,恐怕未來地位不會在自己之下。
總不能游擊將軍掌領一路吧?
掌領一路軍隊的,按照規矩應該是總兵,此人太過年輕,哪怕不升任總兵,也會升個參將,未來升任總兵不過是遲早的事。
三十歲?
如果三十歲能成為總兵,未來二十年內,成為節度使絕對沒問題,熬資歷也能熬出頭。
“王將軍回去大同后,打算怎么辦?”
此時。
一直沒怎么說話的那舉人,曾直主動的問了起來。
王信笑道:“還要請陸兄和各位幫忙。”
“什么事?”
“糧草的事情。”
王信解釋了一遍。
自己和別人不同,名冊多半是實額,所需要的糧草不少。
“你不是有了大同的商會么?”陸仲恒反問。
“總不能朝廷一分錢也不出吧,真要是如此,太不像話。”
王信搖了搖頭。
朝廷雖然克扣軍費,可多少也在供應,將領們喝兵血,兵冊缺額大,實際上將領私下養家丁,保持了一定的默契。
可真要是整個大同西軍都被自己養了。
朝廷恐怕會坐不住。
這也是自己要搞分家的原因。
自己身邊只保留幾百精銳,當做軍官培養,如此的話,朝廷才會對自己放心。
至于分出去的軍隊,萬一朝廷真的供應不起,或者克扣過分,自己當然也不會無視,大同的商行就是為各處準備的。
還是老規矩。
朝廷如實發放,那么公庫的積蓄就不動。
朝廷要是克扣,缺多少的話,公庫就補多少。
如果朝廷一分不出,那就只能公庫全出。
陸仲恒等人不再多言。
王信在此事上的顧慮,他們又如何猜不透,許多事經不起琢磨。
“先前陸兄言王兄行事保守,我和曾直還納悶。”張云承感慨一聲,向王信露出笑臉,笑道:“此時看來果然如此啊。”
王信瞅了眼陸仲恒,玩笑道:“陸兄倒是知我。”
陸仲恒竟然點了點頭,“林公說你常有奇思妙想,后來證明的確如此,所以我才經常關注你,倒也是學到了不少。”
王信頓了頓。
被人盯著的滋味可不好受。
盯著自己的聰明人越來越多,自己的東西只怕很快被掏干凈了。
張云承和曾直一臉認同。
年輕的曾直最沉不住氣,見氣氛不錯,問出心里一直關心的事,“不知道王兄在大同所作之事,可否照搬到遼東?”
“遼東?”
王信露出疑惑的眼神。
遼東在關外,又是東平郡王的藩地,雖有遼東都司管理,依然消息閉塞。
自己入京以來事務繁忙,雖然有心關注遼東,卻也有心無力,沒想到有人比自己還關心。
“曾直雖然籍貫老家,家人卻在遼東為官。”陸仲恒提了一嘴。
王信恍然大悟。
看來這曾直的家在遼東是地方大戶。
那也就不奇怪其只是舉人,卻被陸仲恒帶來的原因,雖然個人的身份不夠,家里關系卻夠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