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給米琒珮回信嗎?”曹化淳不僅字寫得好,而且很會模仿別人寫字。
“這種信你寫過嗎?”王安問道。
“沒寫過,但兒子經手過其他報喪的回信,可以照著抄。”曹化淳說道。
“也行。”王安想了想,點點頭。又問道:“米琒珮的字跡能模仿嗎?”
“能。他的臺閣體有些個人的彎角,但不難模仿。”曹化淳回答說。
臺閣體基于書法家沈度的楷書,形成于明朝初年。沈度之楷書清秀婉麗,深受成祖喜愛,并被成祖美譽為“我朝王羲之”。因而永樂一朝,重要的典籍皆委任沈度書寫。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當時的讀書人便紛紛效仿以迎合皇帝的喜好。
甚至“臺閣重臣”三楊為皇帝起草昭告時,亦采用這種字體,號稱“博大昌明體”。因為他們位居臺閣,所以這種書體亦稱為“臺閣體”。
“好。明年冊妃之后,為米琒珮代寫報喪的信,大體內容以他自己的報喪信為藍本擬定,但死期一定是明年而不是今年.”王安想了想。“.再在信里提一嘴給他封千戶的事情。重點描繪得封之后的驚醒,以及對天恩的銘感。”
“兒子覺得分兩封寫,會比較好。”曹化淳建議道:“而且先報喜,再報喪,可能還要穩妥一些。”
“有道理,就這樣,先報喜后報喪。”王安沉思一番后點點頭。
“其實可以建議主子爺把崔提督換掉。也算是給才人一個交代。”曹化淳補充道:“他跟瘋了似的到處殺人。總讓兒子有些隱憂。”
“就讓他殺唄。反正是福王一脈的。他要是能把福王干掉,我還得謝謝他呢。”王安的眼里閃出少見的狠厲與毒辣。“但崔文升誰都能殺,就不是該殺米靖文。現在米靖文死了,就不能牽扯到宮里,一點兒關系都不能有。處置崔文升,給以米夢裳所謂的‘交代’只會害她。”
“為什么?”曹化淳不解。
“你想想她是哪里出來的?”王安反問。
“鄭宮送來的.”曹化淳若有所思。“.福王黨余孽的女兒。”
“米夢裳是好孩子。但難保不會變壞。調查的結果很清楚了,這些被鄭氏送進宮的孩子,應該都不知道自己的父兄獲罪遭革的真正原因。鄭氏干的事情是埋釘子!”王安的眼睛里涌動著仇視的火焰。“如果米夢裳知道自己的爹被宮里的太監殺了,然后又聽說自己是福王黨的女兒,她會怎么想?”
王安并不等曹化淳回答。“她就算不恨也會怕。會想主子爺會不會對她下手。她若只是憂懼倒也無妨,但她如果生出‘王寧之心’問題就大了。主子爺可不會叫你我去陪著睡覺。唯一的辦法只能是捂著。”
所謂“王寧”,是指嘉靖二十一年發動“壬寅宮變”的主謀王寧嬪。
“混賬東西!”王安少見的失態了。“這女人還是一如既往地惡心。”
“要不想法子把她給。”曹化淳做了一個殺人的手勢。
“鄭氏還動不得,福王會造反的。北邊還流水似的花著銀子呢。”王安否定道:“而且最緊要的事情,是不能給主子爺遺下罵名。再怎么說,鄭氏也是先帝爺的宮妃,是主子爺的長輩。主子爺要把她擠出乾清宮,不也得多費周折,讓她自己上表請么。”
“兒子說的不是鄭宮。是才人。”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