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歲數不小了,許人了沒?”魏朝這一問讓張詩芮更加確定魏朝心思不純。
但她還是老老實實地答道:“有不少上門提親的,但父親都沒同意。”
正一道襲傳自原始派,原始派追求自然之道,以祭天地,祖先為傳統。因遵循自然之理,不必出家受戒,不忌婚娶。
有明一代,張家幾乎世世聯姻,比如張宇清納了誠意伯劉基之侄女為妾,張原慶娶了成國公朱儀之女為妻,張彥頨娶了安遠侯柳文之女為妻,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張詩芮之所以尚未婚配,一是因為其弟張應京求取郡主未得帝允,張顯庸想再等一等,二則是因為上門求親的人資格不夠。
“把你寫的那個東西給我看看。”魏朝招手。
“敢問公公究竟是什么意思?”張詩芮黛眉微蹙。
唐朝時,宦官可在外娶妻,如高力士娶妻呂氏,呂氏則與其他權貴之妻一樣,同受命婦冊封,封為國夫人。但在明朝,皇帝為防止外臣干涉宮廷事務。嚴禁宦官娶妻,改嫁都不行。天順四年,南和伯方瑛病逝,其妾許氏改嫁御用監左監丞龍閏。成化五年事發,憲宗皇帝不僅下旨令龍、許二人離異,更將龍閏作為典型交司禮監嚴懲治罪。自此,太監婚娶,以及勛貴與太監聯姻的情況便禁絕了。也就是說,如果張詩芮委身于太監,連名分都不會有,與暖床的婢女無異。
“文官膽小,不愿意沾你家的事兒,但我能幫你把請罪疏遞到宮里去。不過在那之前,我得先看看你有沒有寫什么忤逆的文字。”魏朝說道。
“公公想要什么?”張詩芮沉著臉問道。
“我什么都不想要。”魏朝以為張詩芮要給他孝敬。“我不缺錢。”
“那公公是想要我?”張詩芮想得更岔劈了。
“我要你干什么?”魏朝覺得這孩子莫名其妙的。“我現在又不信道教。”太監的信仰往往在兩可之間,一般是主子信什么他們就信什么,比如嘉靖一朝,絕大多數太監都信道教,有權有錢的還要學著皇帝資助道觀,乃至豢養幾個道士或者道姑。不跟著主子的喜好就沒有寵,而沒有寵就等于什么都沒有。
魏朝的語調和奇怪的表情讓張詩芮回過味兒來:原來這個太監只是好心。
張詩芮就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她來不及羞慚,趕忙將擺在案上的請罪疏扒拉下來遞給魏朝:“就拜托公公了。”
——————
出了禮部就是大明門,所以徐光啟沒有令人備轎,而是披上斗篷直接去了。
“臣徐光啟叩見吾皇萬歲。”徐光啟行禮如儀。
“賜座。”
“謝萬歲。”
朱常洛朝王安招手,然后說道:“把內閣剛擬好的詔書拿給徐卿看看。”
“是。”王安應諾,然后捧起尚未蓋上皇帝印璽的詔書走到徐光啟的身邊。“徐部堂,請。”
徐光啟垂首,只幾息便看完了。“將趙夢白交三法司會審?”徐光啟的語氣中充滿了難以置信。
“對。”朱常洛點頭,但沒看徐光啟,而是分別拿起嘉靖朝補制的代表皇帝的寶璽與代表朱常洛自己的玉璽,蓋在王安捧回的詔書的末尾。
如此一來,這個背面寫著“圣旨”卷軸才算真正變成了圣旨。“你們商量好了就拿去宣了。”朱常洛將圣旨合起來單手遞給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