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衛大人為什么讓我,而不是孫同知出面牽頭整肅南司?”海鎮濤問道。
駱思恭不吝不貪,很有手段。在田爾耕跳反之前,東西司房,南北鎮撫等四個衙門的主官都以駱思恭為馬首是瞻。因此,在海鎮濤看來,駱思恭和孫光先的關系還是不錯的。
“南鎮撫司積腐甚久,朽壞不堪,孫同知作為主官難辭其咎。父親認為,對它的整肅應該全面而徹底的。”雖說是“父親認為”,但這其實是駱養性自己的主張。“孫同知年紀大了,就體面的回家養老吧。”
說完,駱養性又問:“海僉事有沒有興趣更進一步?”
海鎮濤想往上爬,但南鎮撫司這種無論怎么改都是清水衙門的地方卻不是什么好去處。總不能勒索同僚吧?
別看駱思恭最后從南鎮撫司跳到了指揮使司,做了北京錦衣衛的頭頭,但這并不是固定的升遷路線。
錦衣衛掌衛事升任并任留的標準有且只有一個,即圣眷不衰。海鎮濤和皇帝完全不沾邊,也沒什么奇功,他從來不認為自己能混到那個高位去。所以就本心來論,他是不想放棄東司房這個油水頗豐的衙門去南鎮撫司這種清水衙門的。但他甚至沒有思考和猶豫,當即便說:“我是掌衛大人提起來的,掌衛大人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好!”駱養性贊道。
海鎮濤不知道的是,他的話正瘙中了駱家的癢處。駱養性太年輕了,在田爾耕和駱思恭決裂以及田爾耕攀上了大太監的檔口,駱家亟需找一個在駱思恭下野之后,有可能接替掌衛事之職,又與駱家親近的人物,并將之往上推。而其中的第一選項,就是知恩圖報且被駱思恭認為曾與“宮里聯絡”過的海鎮濤。
盡管海鎮濤與“宮里聯絡”這一猜測被證偽,但現在看來,海鎮濤的忠心還是毋庸置疑的。于是,駱養性決定掏出議定的拉攏海鎮濤的最后一張牌:聯姻。
“海僉事,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駱養性說道。“或者說一個提議。”
“駱經歷但說無妨。”海鎮濤擺手示意。
“陸千戶是您的賢婿?”為了不讓海鎮濤搶走話頭,駱養性先提問把目標框定。
“是,陸文昭是我的女婿。”海鎮濤不明所以,但還是點頭應是。
“陸千戶目前尚未納妾吧?”駱養性這一問,海鎮濤就知道這是要干什么了。
“是。陸文昭尚未納妾。”海鎮濤答道。
“我正好有一個待字閨中的堂妹,也差不多該許人了。與其許給外家,不如許給陸千戶這樣的青年才俊做小。駱海兩家也就此連橋結親,您看如何?”駱思恭原本是想把這個侄女許給海博康做小的,但同時駱思恭也沒有把話說死,他給了駱養性自行判斷的余地。
“好事情!”海鎮濤即答道。
女婿不是入贅,如果要納妾,海鎮濤攔不住,也不會攔,不然海家的名聲就臭了。能通過這層關系和駱家結橋親,那算是無利無害的事情變成了好事。至于為什么不許給他兒子而是女婿。海鎮濤自己就能說服自己。畢竟他的兒子可不止納了一個妾,還養了姬。
“海僉事,我們現在就是親家了。”駱養性微笑著拱手道。
“改日我必帶小婿登門拜訪。”海鎮濤亦拱手回禮。在這一來一回之間,這門親事就這么理所應當地定下了,他們甚至沒有問過陸文昭這個當事人的意見。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駱養性緩緩道:“裁冗和清空是皇上對父親下的死令,現在還什么都沒干,皇上就給我升了四級。您要是能在南鎮撫司做出耀眼的功勞,圣上一定會看到您的。”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