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較于西屬美洲殖民地移民居高不下的死亡率,新華所控制的諸多據點的移民死亡率就小了許多。
所有抵達新華的移民,在防疫隔離期內就要學習和接受簡單的衛生防疫培訓。
比如,禁止飲用生水,勤洗澡,注意日常清潔衛生。
比如,建設公共廁所,避免居住區污穢物和傳染源的存在。
比如,一旦發現有傳染疫情,立時對病患予以隔離和分置,杜絕疫情的無序擴散。
結束隔離期分配至各個堡寨據點后,移民們依舊會被強調要講究好的衛生習慣,摒棄原有的各種生活陋習,同時還要被種牛痘,禁絕任何潛在的傳染病滋生和擴展。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像新華這般重視衛生和防疫,也沒有任何一個統治者能像新華政府這般愛惜移民的生命。
無他,移民太“珍貴”了!
能多存活一個移民,就能多一份傳承力量。
12月21日,“宏運-2號”船員在廣信堡吃了一頓美味的餃子后,駕船繼續南行。
至中午十三時,進抵分州港碼頭。
分州是新華三大“重鎮”之一,城鎮人口規模超過七百余,僅次于始興和廣豐(今薩尼奇市)兩城。
若是加上周邊的屯殖點和幾處煤礦及石灰礦的工人,分州轄下的人口更是超過一千六百余,在整個啟明島上也屬于較為密集的人口聚居區。
分州堡在去年經過一番擴建,不僅粗粗修了一道簡易的城墻,還開辦了數座工場,儼然成為北方重要的工貿中心。
而且,該地正好位于北方數座據點和大陸金沙河金礦區的中心位置,南來北往,陸島之間連通,皆從分州經過,使其很快便成為啟明島的交通樞紐。
曾經木制的碼頭已經被水泥和條石等為原材料的永備碼頭所替代,海灣內更是建起了一道長約四百多米的防波堤,將洶涌的海水阻擋在外,為港內的船只提供了更為優越的停泊條件。
位于港口外不遠的青龍島(即守衛島)還修筑了幾座炮臺和棱堡,用于屏護分州港的安全。
而在陸地上,分州堡為周圍山脈、森林所環繞,地勢也算險要,更兼有數百經過整訓的民兵武裝,即使面對西班牙人的大舉圍攻,也能做到長期堅守。
不過,西班牙人就算獲悉分州堡的位置,也未必敢于置自己的后路而不顧,放棄對始興港的圍攻,而貿然殺到這么遠的大后方。
初時,新華政府建立分州堡,是為了獲取該地的煤炭資源,用以支持基地的工業發展。
經過三年的建設,該地不僅先后建立了煤礦、石灰礦、木材場、食品坊、魚產品加工廠,更是依托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增建了焦炭場、水泥場、木工坊等相關工業設施,有效支撐了北方地區的拓殖活動。
“宏運-2號”運輸船駛入港口后,水手們甫一登上岸來,就要準備進城好生松快一下,卻不期感到一股濃濃的緊張情緒。
分州土人生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