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明此時內憂外患,災情連連,需要崇禎帝處理決斷的政務不知凡幾,哪里有太多時間來應付這種禮節性的儀式。
正當崇禎帝準備抬手示意內侍偏殿擺宴,招待這位新華使臣時,卻看到對方竟然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不由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貴使可有話說?”崇禎帝朗聲問道。
“陛下。”
孟勝新聽得崇禎皇帝發問,心底頓時一松。
“陛下,我新華愿為大明擊賊抗奴,奉獻傾國之力,以全華夏同脈之情。若是大明有需,火炮、火銃、精煉刀槍,我新華皆可一應提供。”
“新華之意,朕心領了。”崇禎微微一笑。
這外藩小邦倒是一片赤誠之心。
“若是新華能為我大明提供若干火炮,以鎮遼東建奴,我大明自當不會虧待于你。此番事務,朕會委于兵部與你新華交接。”
“陛下,我新華供于大明之火炮、火銃,使臣在此承諾,其價會比蠔鏡佛郎機人所鑄火炮低兩成,斷不會讓天朝虛耗國帑。”
“新華使臣如此赤誠,朕心甚慰。”崇禎聞言,不由對新華頓生好感,“我大明富有四海,國富民殷,自是不會讓新華太過靡費。嗯,不知新華對我大明可有所求,但請提出,朕自當應允。”
位列殿內左班的禮部尚書林欲楫聽到崇禎帝這般回應,頓感不妙,立時瞪大了眼睛,直直盯著那位新華使臣。
哎,你該不會在這太和殿上將你們新華所提要求再向陛下說一遍吧?
陛下金口玉言一出,那可是想收都沒法收回了!
要知道,當初自己在禮部衙門對這位使臣只是虛言客套了一下,卻不料對方打蛇隨棍上,順著自己的應許的話語,巴拉巴拉地提了一大堆要求,林林總總,有十幾項,一點都不客氣。
在將他打發回去后,這位使臣居然還幾次跑來禮部來詢問,大明是否就他所提出的若干要求予以回復,搞得他不勝其煩。
末了,他便直接躲在正堂官廳內,不與他見面,更不予他任何答復。
你瞧瞧你們新華都提的什么要求?
其中任一項,也不是我一個禮部尚書就能做出決定的。
若是將這些條件呈送內閣或者陛下御前,說不得就要引出更多的麻煩。
我大明自開國以來,凡兩百余年,何曾給予外邦藩國這些特殊權益。
這不異想天開嘛!
哪怕你們新華與我大明同為華夏血脈,并且還為我們大明提供了不少軍事助力,那也是不成的。
再者說了,我大明還真沒有哪個藩屬國提出過這些“非分”的要求。
我大明能給予你的,自然會不吝賞賜。
我大明不能給予你的,那么你就不能主動伸手來要。
話說,你們新華怎么如此“實誠”,只是隨口一句“但有需要,且與本官道來”,然后便絲毫不客氣地一口氣說出這么多要求。
如今,陛下似乎被這新華使臣一番言語所動,竟也說出了這么一句“對我大明可有所求,但請提出,朕自當應允”。
新華使臣會不會當著陛下以及滿朝文武百官的面,張口將他們的要求提出來?
“小國使臣謝過陛下!”孟勝新朝著崇禎帝躬身一拜,然后抬起頭來大聲說道:“我新華地處偏遠蠻荒之地,民疲地瘠,物資極為匱乏。故此,請陛下賜予我新華自由通商之利!”
“嗯,且許之,可仿壕鏡佛郎機人之例。”
“謝陛下!我新洲之地,地廣人稀少,民力不豐,請陛下準予我新華于大明境內招攬無地農人或受饑災民前往墾殖生息。”
“……”崇禎聞言,猶豫了一下,“此事,且容朕與內閣諸臣討論商議后,再行回復。”
“謝陛下!我新華幾無匠人制器,以至百姓生活不便,請天朝賜予各業工匠,以資我新華萬民之需。”
“……”
“完了,陛下此番恐為新華使臣所趁。”林欲楫聽了幾句,兩眼一閉,心中暗自嘆息一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