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在遼東地區已進入深秋時節,氣溫開始逐漸走低,寒意漸濃,甚至在更北邊的黑龍江流域,某些地方已飄下了第一場雪,進入冰封的初冬季節。
當東江鎮右協參將沈志祥乘坐一艘小船進抵苦娘島(今遼寧海洋島)時,這里卻正值小島上一年中最為舒適的季節。
該島與東江諸島一樣,同屬溫帶季風氣候,受海洋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夏季溫暖濕潤,冬季寒冷干燥,而到了春秋季節則氣候宜人。
由于海洋的調節作用,此時苦娘島的溫度并不低,波動幅度也較小,大概在10度到18度之間,白天溫暖,夜晚稍涼。
更為難得是,十月是該島的少雨季節,降水量較少,多以小雨為主,非常干爽。
偶爾,島上會有海霧出現,給島嶼增添一絲朦朧的美感。
島上的植被和農作物已開始變色,樹木、灌叢、玉米被染上了一層金黃,與周邊蔚藍的海水形成鮮明對比,別有一番景致。
但沈志祥對這些美麗景色卻視而不見,登岸后,在一名島上護衛的引領下徑直朝寨子里行去。
經過數年的經營,這座彈丸小島已被新華人打造成其遼海最為穩固移民中轉點和貿易中心。
裸露的碼頭周圍,也陸續建起大片的倉庫和貨棧,以供往來船舶的卸載和儲備貨物。
在港灣的兩側半山腰處,數座岸防炮臺隱藏與其中,黑洞洞的炮口牢牢地鎖住整個“u”形海灣,保衛整個小島的安全。
在島上的平壩谷地,已被盡數開墾出來,栽種著大片蔬菜以及玉米、土豆、紅薯等粗糧作物。
昔日以簡陋的木料和石塊圍成的大段木寨城墻也被一塊塊巨大而又厚實的巖石(水泥)所替代。
十余名武裝護衛垮刀持槍,侍立于寨門口,警惕地盯著沈志祥等一行東江鎮軍將。
沒有多余的話語,沈志祥命隨行的數名家丁卸了武器交于島上護衛,隨即便匆匆朝新華人的官衙而去。
不巧的是,那位新華負責人居然沒在衙內,而是帶著護衛巡視東寨(今海洋島鹽場村)去了。
留守的辦事人員見沈志祥面色不善,還隱隱帶著一股怨氣,遂著人去尋鐘大帥。
然而,直到日落西山,暮色降臨,這位苦娘島的鐘大帥才不緊不慢地回到西寨(即海洋島西邦村)。
然后洗了手,凈了面,換了一身輕便的服飾,施施然地來到官衙廳堂見沈志祥。
“你們新華欲聯黃龍謀我皮島嗎?”沈志祥神情陰郁地盯著鐘明輝。
“喲,沈將軍,這話從何說起?”鐘明輝笑著問道。
“半個月前,你們新華又往旅順送去五門火炮和三十支火銃,可有此事?”
“沒錯,送去了。”鐘明輝不以為意地說道:“還別說,老黃這人還是很講究,貨到付款,一點都沒拖延,端得爽利得很!”
“我們總兵大人半年前,也曾向你們提請采購六門火炮,為何以沒有庫存為由而拒絕我們?”沈志祥咬著牙問道。
“那個時候,我們島上確實沒有多余的火炮庫存。”鐘明輝一臉真誠地解釋道:“這不幾個月前,我新華移民船隊路過苦娘島時,順便給我們送來了十幾門火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