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可否將我們此前所需火炮之數允于我們皮島?”
“你們皮島遠離陸地,哪里需要這么多火炮布防于島上?”鐘明輝審視地看著他,“建奴無以舟船之利,難不成還怕他們游水過來?”
“雖然皮島遠離陸地,但不要忘了,冬日嚴寒,海上結冰,建奴也是可以浮冰而來的。”
“你們皮島不是每年冬季都要出動壯丁于周邊海域鑿冰嗎?”
“若有火炮,島上多少要安生一點。”
“……”鐘明輝聞言,定定地看著對方,“你們沈總兵是擔心黃龍過來攻皮島?”
“哼,黃龍這廝為了爭權奪利,怕是不排除使用此等陰險手段!”
要知道,這兩年來,隨著朝廷對黃龍支持力度的加大(黃龍:嗯?),黃龍所部勢力增長極為迅速。
他們當初從皮島分立出走時,所轄兵馬不過八千余,舟船六十余艘,然而待其于旅順、廣鹿島等地站穩腳跟后,不斷擴充軍力,增強武備。
截止到今年六月,粗略估算,黃龍統帶兵馬已超過一萬九千余,水師舟船一百三十余艘,不僅陸續攻占了蓋州、復州、海州、耀州等堡寨,將勢力延伸至半島北端,還收服石城島、長山島(即遼寧大小長山島)等沿海諸多島嶼,幾乎掩有東江鎮七成以上的地盤。
而皮島所擁之兵不過萬余出頭,且半數為老弱,僅依靠鐵山(今朝鮮鐵山郡附近島嶼)、身彌(今朝鮮身彌島)、椒島(今朝鮮椒島)、獐子島(今朝鮮獐子島)、鹿島(今朝鮮鹿島)等寥寥幾座地貧人瘠的孤島,勉力維持。
面對愈發兵強馬壯的黃龍所部,沈世魁自是有些心虛和擔憂,唯恐對方報復過來,遂想通過走私之利來加強自身的軍事實力。
要知道,黃龍在皮島主政東江鎮時,沈世魁等一眾老東江系將領可沒少排擠他,甚至還操縱了一場兵變,將黃龍搞得灰頭灰臉,好不狼狽。
雖然時過境遷,但沈世魁可不相信黃龍擁有寬廣的胸懷,對此前的諸多腌臜事情不予追究。
七月,建奴揮軍西征察哈爾,并順道進攻宣府、大同,黃龍便以東江鎮總兵的身份,下令沈世魁率軍“出奇搗剿”,往襲建奴側后,以緩解京師和旅順方向的軍事壓力。
為了防止沈世魁抗命不遵,黃龍還從薊遼總督傅宗龍那里請來了王命令牌,勒令他接令后,不得有任何延誤,立即起兵發起攻擊。
沈世魁明知對方是要行借刀殺人之計,但在薊遼總督的嚴令逼迫下,也不得不硬著頭皮,親率三千戰兵殺向鴨綠江畔。
沈世魁進抵鎮江(今遼寧省丹東市九連城)后,遂將三千兵馬分成三路。
一路由千總金成功率兵五百從朝鮮義州渡江出發,按照事先規劃的進攻路線,漸次攻掠青山、鞍子山、鳳凰城、雪里站等地,完成任務后返回江沿堡。
另一路由游擊李成棟率五百兵從蔴堝下游渡江出發,繞道馬頭山,依次進攻焚掠江沿堡、寧東堡、險山堡等地,完成任務后,返回江沿堡與金成功匯合撤退。
上述兩路皆為疑兵,大張旗鼓用來吸引建奴注意力。
最后一路為主力,由參將曲承恩、游擊李國柱、李尚忠率兵兩千從朝鮮昌城上游渡江出發,一路上晝伏夜出沿河道潛行,從寬甸繞至雁水嶺、晾馬佃,走石頭山城,過火連山直抵建奴昔日老巢赫圖阿拉。
他則率皮島水師坐守鎮江,以保大軍后路。
主力部隊摸索前進,一路上小心翼翼,半月有余,才進抵建奴舊都赫圖阿拉附近。
雖然,該城僅有三五百建奴甲兵駐守,但曲、李等人卻不敢驅兵往攻,唯恐失陷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