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幕府使者在聽取了他的指證言辭后,并未偏聽偏信,反而乘坐對馬藩的貿貢船前往朝鮮,要去實地查探一番,試著詢問一下朝鮮人。
結果,兩艘貿貢船剛離開對馬島未久,便遭遇“海盜”襲擊,連人帶船都被擄走,導致這次調查暫時中斷。
不過,經此一事,他也算是徹底跟宗氏鬧翻了。
若不是對方忌憚幕府的關注,以及藩內其他家臣的反應,說不定就要直接弄死他。
就這樣不尷不尬地繼續同處對馬島上,他也被宗氏打入另類,被無情地擱置冷落下來。
后來,宗氏不知道通過什么渠道,跟一個自稱為新華的海外勢力做走私貿易,“業務”也是一年比一年大,藩內幾乎所有家臣和武士都因此獲利不菲,腰包迅速鼓了起來。
而他柳川,則被完全排除在外,沒有分享到任何利益。
這讓他內心萬分的煎熬和……不甘。
宗義成,你不能這樣呀!
好歹,你要給我一點吧?
懷著嫉妒和惱恨的心理,柳川于寬永十年(1633年)再次向幕府上書揭露了對馬府中藩偽造國書的行為。
你不仁,休怪我不義!
當幕府三名使者來到對馬島后,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很快查清了宗氏篡改朝日外交文書的事情。
沒有人比柳川更清楚上任家主宗義智分別在慶長十年(1605)、慶長十二年(1607年)兩次偷偷篡改朝日雙方國書的行為。
因為,這些事情就是他父親當時親自參與進行的。
而到了寬永元年(1624年),朝鮮人第三批通信使訪日,他本人也在宗氏的授意下,會同幾位家老和中老對朝鮮發來的國書進行了適當的“修改”。
只要宗氏被判有罪,那么對馬藩則有很大概率會被改易或被直接剝奪領地,貶為“庶人”。
那么,自己作為“首舉”之人,自然會獲得幕府直屬旗本的封賞。
在幕府使者調查期間,他還檢舉了宗氏違反將軍鎖國禁令,私下與海外勢力走私的行為。
通過此舉,他試圖將宗氏徹底打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只要任何一個罪名坐實,到了幕府將軍那里,怕是不死也會被扒一層皮。
對馬藩宗氏,已經完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