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新華艦隊于青靄群島大破入侵土人部落!”
“……重磅消息,北方貿易公司即將開辟最新航線,商機無限吶!”
“……還有,還有,大明三邊總督洪承疇集大軍會剿流民暴亂,遭伏受挫,總兵曹文詔兵敗自殺,大明局勢風云變幻!”
“……”
過去,這里的人們還只能靠口頭傳遞消息,信息閉塞。
而現在,印刷坊已經能定期發行報紙,除了報道新華各地新聞動態、貿易行情外,還多刊載大明以及歐洲的奇聞軼事、時政要聞,仿若一扇開向世界的窗戶。
這讓人們足不出戶,便能將天下大事盡收眼底,知曉世間風云變幻。
時值正午,一所學堂的孩童喧鬧著從校門不斷涌出,立時將附近的街口塞得水泄不通。
幾名巡警笑呵呵地維持著秩序,他們一邊揮舞著手臂,示意學生們有序通行,一邊將數輛途徑此處的貨運馬車及時地攔了下來,以免撞到亂竄亂跑的學生。
不同于大明和歐洲,教育事業大多為私人性質,政府僅支出少許財政資金用于“官辦學校”。
比如,大明的官學(府、州、縣學以及國子監),學子們埋頭苦讀四書五經,只為一朝科舉成名。
又比如,歐洲的天主教會學校,宗教的教義貫穿教學始終,知識傳授帶著濃厚的神學色彩。
除此之外,皆為收費昂貴的私學和書院。
學生若想接受正規而系統的教育,需要花費一筆不菲的費用,遠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擔的。
教育,成了少數人的特權。
而新華的教育,不論是基礎的小學教育,還是進階的中級教育,乃至剛剛建立不到一年的大學精英教育,皆為政府普惠性質,由政府出資建立校舍,聘請教師,提供書籍,甚至給予食宿補貼。
而且,四年的小學教育更是強制性的和義務性的,所有適齡孩童皆要入學,統一接受國家所規定的基礎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甚至,大量歸化的土人孩童也被強制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新華境內,女子也同樣擁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打破了傳統的性別枷鎖,讓知識的光芒照亮每一個孩童的眼睛。
數年前,囿于師資力量的極度缺乏,新華基礎教育是非常簡陋而粗疏。
往往一名合格的教師需要教授數十名乃至上百名學生多門功課,為此,他們常采取一種被稱之為“傳幫制度”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