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當初墨西哥殖民當局遷移至該地的八十多個移民,死的死,逃的逃,僅剩下不到五十人尚在苦苦支撐,而且物資補給也時斷時續,要不是天主教會的堅持,以及靠著周邊的印第安部落接濟,怕是早就會落的團滅的下場。
盡管,維持這么一座前哨據點,每年花費不過數千比索,但墨西哥殖民當局依舊擠不出“多余”的資金,投入到這座最為偏遠的殖民點。
也許,在未來某個時刻,或者遭遇一場瘟疫,或者一場土著部落沖突,這座曾被西班牙人寄予厚望的殖民據點就會如泡沫般突然消失。
所以,在新洲境內,上至決策委員會,下至普通居民,在對南下拓殖這一既定既定戰略上基本沒有異議。
唯一的區別,那就是緩進,還是急進。
在穩健派看來,新洲目前將勢力范圍延伸至哥倫比亞河——哦,這條大河已經被新洲人命名為子午河——已經是政府管控力的極限所在了。
那么,當下重中之重就是慢慢消化吸收這么一大片領土,將此前設立的零星拓殖點盡可能地連成一片,并努力夯實當地的農業基礎,待徹底站穩腳跟后,再進一步向南徐徐推進。
畢竟,就區區四萬多人口,連小小的啟明島都還沒填滿,哪里有多余的人口撒向更為廣闊、也更為遙遠的南方地區。
要知道,新地拓殖之初,數年之內難有產出,糧食、布帛、工具,以及其他各項生產和生活物資,皆要從啟明島核心基地跨海輸送而來,后勤補給壓力極大。
但激進派卻振臂高呼,時不我待!
西班牙人如今深陷歐洲戰爭泥潭,一時間難以自拔,此正當我新洲趁虛而入之最佳良機。
若此時,瞻前顧后,錯失先手,待西班牙人緩過勁來,從歐洲大戰中騰出手,再想南下擴張恐遭對方強力阻擊。
再說了,在去年八月,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精心準備,我新洲不是已經在舊金山灣建立了一處秘密據點嗎?
既然如此,那不妨從子午河口,沿著海岸線一路南下再增設五六處據點,跟舊金山那座據點連成一線。
以后,不論商船南來北往,還是跟西班牙人再起沖突,都能于上述據點獲得充足的物資補給。
“所以,不論是獲取戰略先機,還是未來的現實需要,我們都有必要在子午河至舊金山沿岸地區設立兩到三處拓殖點。”韓劍看著眾人,臉上帶著一絲狂熱,“至于說什么,設置的據點遠離啟明島核心基地,物資補給不暢,以及有可能會再度引發與西班牙人之間的沖突,我認為這些擔心都是多余的。”
“新西班牙總督區到現在為止,還未完全平定西北馬德雷山區的印第安叛亂。另外,北方塔拉烏馬拉部落的反抗勢力仍在不停地騷擾西班牙移民定居點和傳教士。西班牙人屁股下面一堆麻煩事,想要阻止我們深入加利福尼亞地區,可以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步子太大了,容易扯著淡呀!”張若松很是無奈的說道:“加利福尼亞地區就在那里放著,又不會丟,我們有必要這般著急忙慌地占據那里嗎?”
“我們此時,正該集中所有人力物力,充分發揮相對規模優勢,以求在最短時間內積聚自身實力,不論是農業生產,還是工業規模的逐步擴張,都是需要海量的人口來支撐。”
“若是將有限的人口資源像這般撒胡椒面一樣,這里扔幾個,那里送幾個,將好不容易才弄回來的移民全都攤在廣袤而又荒蕪的南方地區,且不說讓我們無法形成合力作用,恐怕在三五年時間里,還需要啟明島核心基地不停地輸送糧食和其他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