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壓低了聲音:“……軍械、火器。”
趙汝衡心頭一跳,霍然看著對方。
他這是什么意思?
“聽說,福州都督鄭大帥于三年前料羅灣大敗荷蘭紅毛夷后,便將整個大明東南沿海劃入其管轄之內。凡無有鄭氏令旗者,片板不得下海。你們德潤生若想經營海上貿易,怕是會受到不少的阻力吧。”
“……”趙汝衡沉默半響,嘆了一口氣,說道:“誠如吳主事所言,這鄭大帥還真是只手摭天,將我大明沿海皆視為自家地盤,為所欲為,壟斷海上諸多貿易商路。”
“是呀,這鄭氏也確實有些霸道了點。”吳四寶笑著說道:“要是出海的商船能有幾門威力巨大的火炮,想必多少能有幾分自保之力。你說是吧,趙掌柜?”
“不知吳主事需要什么作為交換?“趙汝衡索性也不遮遮掩掩了。
這兩年,不僅那些遼東的軍頭在向新洲人采購火器以應對建奴威脅,朝廷也在去年一次性地從他們手中購買了三十門“新夷大炮”,用來對付境內流民暴亂。
盡管,朝廷嚴禁百姓私藏武器,但我們這些小海商,想要出海做點貿易,不買幾門防防身,好像有些說不過去吧。
再說了,這個時期,哪家稍具實力的海商沒養幾十百把個海盜?
哦,不是,海上護衛。
新洲火器,不僅性能穩定、威力巨大,而且售賣的價格比壕鏡那幫佛郎機人還要便宜,端的是物美價廉,是海商出門必備之需。
“我們需要絲綢、瓷器、茶葉、桐油、豬鬃、棉布、麻繩……”吳四寶列舉道:“還有……各類人才。”
“人才?”
“正是。”吳四寶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指著遠處正在建設的寨子,“我們需要各種匠人,懂冶鐵的,會制瓷的,擅長造船的……,只要有一技之長,我們都需要。而且,我們還可以做出承諾,所有愿意來我北瀛島的匠人皆可獲得三倍以上大明的報酬。”
趙汝衡隱隱感覺到了新洲人的野心。
他們似乎不滿足于簡單的貨物貿易,而是要基于那些來自大明的眾多匠人建立一定程度上自給自足的商業帝國。
或許,還不止這些。
“我可以幫你們招募各類匠人。”趙汝衡沉聲說道:“但我還要獨家代理你們在大明江南的貿易。”
吳四寶轉身,眼中閃過贊賞的神情:“趙掌柜果然有魄力。我們可以給予你們德潤生獨家貿易權。不過江南地區太大,你們未必吃得下。”
“我們吃的下!”趙汝衡頗為自信地說道:“我們雙方合作也有兩年了,想來你們也多少了解我德潤生商行的實力。”
“好!”吳四寶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既然你們德潤生有此信心,那我便將此間情形報于公司。我相信,上頭必會給予你們一個滿意的答復。”
“如此,便有勞吳主事了。”趙汝衡朝對方拱了拱手。
“好說,好說。”吳四寶點點頭說道:“我們新華欲將北瀛島打造成一個連接各方的貿易樞紐。大明提供制成品,日本提供金銀和工藝品,整個北方提供皮毛、木材和魚獲制品,而我們……”
他頓了頓:“……而我們將提供這個交易平臺和運輸保障,最終形成一個既互惠互利,又循環往復的完美經濟生態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