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當口,就算是傻子也看出來了,我大清的兵鋒要指向朝鮮,誓要徹底征服這個反復橫跳的大明屬國。
當然,攻略朝鮮,還要一個最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掠奪人口物資,補充我大清戰爭消耗。
滅了朝鮮,也可為我大清消除東線的軍事威脅,為日后全力攻明做好萬全準備。
早在四月間,大清上下便達成了初步共識,擇機攻打朝鮮。
為此,皇太極便開始做局部署,一邊派兵再度突入長城,襲掠明朝京畿一帶,對明軍施以軍事威懾。
另一邊,還大費周章地對外散布我大清內部紛爭不斷,國中幾派勢力互相傾軋,搞得我大清朝局隱有分崩離析的假象。
這一切,都在為攻朝做鋪墊,盡可能地遮掩我大清真正的戰略意圖。
但是,皇太極又不斷向朝鮮派出使者,武力恐嚇朝鮮君臣,以期讓他們向我大清低頭服軟。
在遭到朝鮮君臣頗為硬氣的回應后,皇太極還聲言,將于十一月起大軍征伐朝鮮,并將具體的進攻路線也告訴了對方。
這些騷操作,別說代善看得目瞪口呆,就連諸多貝勒和八旗旗主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不就是打一個小小的朝鮮嘛,何至于這般眼花繚亂地施放各種煙幕?
莫不是,三國演義看多了?
還是那些漢奴極盡巧言蠱惑?
非要搞這些虛虛實實,兵者詭道之類的障眼法!
你看,為了掩護一個月后的東征,竟然出動一萬二千余八旗精銳撲向寧遠,以打亂明軍的軍事部署。
這寒冬臘月的,萬余八旗兒郎臥冰嘗雪,冒著酷寒天氣,僅僅是在寧遠方向跟明軍演場大戲,迫的明軍在聞知朝鮮遭襲后,不敢輕舉妄動。
有這必要嗎?
哪怕我大清不派兵過去,就將這一萬八旗精銳杵在義州(今遼寧義縣)、廣寧(今遼寧北鎮),明軍怕是也不敢有絲毫動作,只能龜縮于城中,坐視朝鮮的覆亡。
在這遼東戰場,明軍只要離了那烏龜殼一般的城堡,在空曠的冬季原野上,還不是一群群待宰的豬羊!
不過,皇太極畢竟是大汗,哦,不對,現在是我大清的皇帝了,自己雖然貴為諸貝勒之首,但也不能隨意違逆他所作出的種種決定。
“唉……”代善眼角余光看向猶在城墻上站立的皇太極,心中輕輕嘆了一口氣。
皇太極佇立在箭樓上,直到最后一抹旗幡消失在蒼茫雪原。
寒風卷著細小的雪粒撲在臉上,他卻渾然不覺。
右手下意識地按住胸口,那里藏著剛收到的密報。
“東江鎮沈世魁部已加強鐵山防務,添銃炮無數,增兵兩千余……”
他握緊拳頭,指甲幾乎陷進掌心。
“東江鎮,跳梁小丑爾!”
誰也不能阻擋我大清鐵蹄前進的方向,更不能挽救朝鮮于敗亡之局。
朝鮮,這顆熟透的果子,必須吃下!
暮色漸濃,盛京的角樓在風雪中若隱若現。
“回宮!”
皇太極轉身走向城梯,靴底踩著凍硬的城磚脆響,與遠處傳來的呼喝聲、更鼓聲交織在一起,在空曠的上空久久回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