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靠著極為龐大而又廉價的勞動力,可以將棉布產品做出“白菜價”,在全球市場上都極具競爭力,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可以與之匹敵。
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另辟蹊徑,通過領先的煤化工產業,生產出價格極為便宜的合成染料,來控制紡織業的上游供應鏈。
不過,孟勝新聽罷,卻直言表示,在短期之內,本土多半不會支持北瀛島建立印染產業。
這其中的原因頗為復雜,一方面,本土擔心先進的煤化工技術一旦在北瀛島擴散,可能會被其他勢力竊取,從而威脅到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安全。
另一方面,本土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合成染料產業,正逐步打開市場,獲取利潤,若是扶持北瀛島發展印染業,無疑是在培養一個競爭對手,這將對本土整個產業的利潤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要知道,大量移民船從新洲本土駛往大明的時候,大多都是處于空載狀態,裝運的少量貿易貨物也僅為皮毛、玻璃、軍火、白銀等寥寥幾樣,好不容易弄出了化工合成染料,可以稍稍填補一些艙位了,成為新的貿易增長點。
可要是扶植北瀛島拓展區也搞印染業,那豈不是跟本土形成了商業競爭。
說白了,北瀛島在新華政權的戰略布局中,本質上就是一塊殖民地。
它的存在的首要意義,便是向新華本土“輸血”,人口、資源,乃至經濟利益,直到本土被滋養壯大后,有了足夠的實力和資源,才有可能對北瀛島進行某種程度上的反哺,助力其發展。
衛仲龍在與孟勝新深入討論北瀛島拓殖區未來命運時,腦海中突然閃過那個一直縈繞在心頭問題,于是不假思索地提了出來。
這個問題,瞬間打破了兩人之間短暫的和諧,讓氣氛變得凝重起來,兩人陷入到長久的沉默當中。
“至于將來北瀛島拓殖區是否會自立門戶,我認為是歷史的必然。”
良久,孟勝新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又透著幾分堅定:“畢竟,此地遠離新洲本土,卻又靠近傳統華夏文明圈。若是未來兩地無法在價值觀上達成一致,而且也無法構建起緊密的利益鏈條,那么北瀛島脫離本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當年,英國建立起一個橫跨全球的殖民大帝國,其領土遍布各大洲,鼎盛時期號稱‘日不落帝國’。但最終,這個龐大的帝國還是因為種種復雜的問題而分崩離析,各個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
“在這些獨立的國家中,不乏與英國同源同宗的昂撒民族國家。然而,隨著大英帝國霸權衰落,其對殖民地的影響力和控制力的逐漸降低,即便有著血脈和文化的紐帶,這些殖民領地也還是選擇了脫離而去,成為獨立實體。”
“所以,我們占據北瀛島、庫頁島,乃至外東北地區后,不能天真地認為這些領土就會永遠與新洲本土緊密相連,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統一整體。”
孟勝新的話語中,帶著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對現實的冷靜思考。
“所以,我們對這里的建設和發展就沒有意義,是嗎?”衛仲龍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失落,輕輕嘆了一口氣,語氣中滿是不甘。
在他看來,自己多年來為北瀛島拓展區的發展嘔心瀝血,若是一切努力,在遙遠的未來都將付諸東流,這是多么令人沮喪的事情。
“怎么會沒有意義呢?”孟勝新悠然說道:“最起碼我們將這些地區納入華夏文明的范疇,使之成為漢人繁衍生息的土地,這大大拓展了民族生存空間。”
“即使,這片土地將來脫離本土,獨立而出,那也必然會成為我們固有的勢力范圍。在民族情感或者文化傳承上,它與我們始終有著千絲萬縷的羈絆。假以時日,我們或許能形成一個廣泛的中華文明群。”
“就像后世的五眼聯盟?”衛仲龍笑了笑。
“不,我覺得以我們中華夏文明悠遠而深厚的根基,這個聯盟的影響力可能會遠超后世的昂撒聯盟。”孟勝新篤定地說道,眼神中充滿了對華夏文明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