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因美洲戰事而錯過了神州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或無法應對其危機,那將是不可饒恕的戰略失誤。
正是這種對“兩線作戰”的深深憂慮,使得對西戰爭的決策遲遲無法下達。
然而,轉折點發生在三月上旬。
來自大明的最新情報通過快船送達,內容令人振奮:由于新國的介入和些許“微操”,持續近兩年的松錦大戰結局終被改寫。
明軍主帥洪承疇沒有瀕臨絕境而投降,明軍主力雖遭損失,但避免了毀滅性的覆沒,依舊維持著關外寧錦方向的戰略防御體系。
所有人看到這個消息后,皆精神大振。
松錦大戰的改變,意義非同小可。
因為,這意味著,大明遼東防線的崩潰時間被大大推遲了。
明清之間的戰略僵持狀態將會持續更長時間。
中原的流民軍雖然勢大,但面對一個尚未徹底喪失元氣的大明王朝,其進程也必然受到影響。
大明的國運,或將比眾人根據歷史軌跡推測的,要多延續幾年。
這個“時間窗口”的出現,瞬間緩解了新國高層最大的焦慮。
大明局勢的緊迫性下降了,那么我們新國是不是就此便獲得了寶貴的戰略機動空間?
西班牙問題從一個可能引發兩難境地的棘手難題,變成了一個可以集中資源優先解決的單一目標。
于是,決策的天平傾斜了。
當墨西哥殖民當局再次傲慢地拒絕了新國就近期沖突事件和貿易擴大進行談判的提議時,新國中樞政府不再猶豫。
全體帶標會議迅速形成決議:為了永久消除西班牙的威脅,為了給新國工業產品奪取廣闊的市場,為了樹立新國在美洲的絕對主導地位,利用好大明局勢穩定提供的戰略機遇期,對西班牙王國宣戰!
不過,戰爭的目的是有限的:盡可能地削弱西班牙美洲地區的軍事力量,相機攻占重要港口和戰略要點(如阿卡普爾科、巴拿馬、卡亞俄),并伺機奪取一些內陸重埠大城,以戰促和,逼迫西班牙簽訂城下之盟,開放西屬美洲市場,承認新國的特殊利益。
而遠征軍襲取班德拉斯谷這座新國人曾先后兩次光顧過的小鎮,則拉開了這場戰爭的序幕。
“算算時間,這會特遣支隊應該進抵瓜達拉哈拉了吧。”莫天海將目光重新移回到地圖上,看著那個被炭筆特別標注的地方,低聲自語道:“希望,我們新國軍首戰能旗開得勝!”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