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宇說:“這些降而復叛的文軍首領,就交給楊芳去解決,再通電武昌府,讓湖北巡撫陳興懷做好準備。”
楊芳已經拿下了攻破武昌、漢陽兩府的大功,不宜短時間內再占太多功勞。這些已經內部變質的文軍,正好可以交給他去處理,也讓他好好沉淀一下,算是對他的政治保護。
等解決完了這些義軍,北邊的襄陽府估摸著早就拿下了,楊芳剛好能累功差不多提拔做師長。
議完了明年湖北的大戰略,聶宇又問起:“湖南瑤民怎么樣了”
劉駿說:“永州府各縣目前已經基本內附,這里的瑤人本就是官逼民反,所求不過給條活路。而我大漢能許其活路,瑤人自然是不愿意繼續造反的,但瑤人愿意內附,也愿意信任我大漢,可派過去的鎮長、分田官的工作卻遇到了困境。”
“什么困境”聶宇問道。
劉駿回答:“語言不通,這里的瑤民雖然是平地瑤,會說漢話,也認識漢字,但他們各寨內部,還是使用的瑤人方言與文字。永州的平地瑤看上去與漢民能夠相處融洽,甚全可以通婚,但通婚都是少數,大部分還是聚寨而居,與漢民居住地涇渭分明。”
說白了,還是老一套,排外唄!
漢人百姓自己都會派人,同姓同鄉的抱團,就更不要說這些瑤民了。
平地瑤就算能跟漢民相處融洽,可兩邊的風俗、語言、文字都有區別,這就是無法改變的隔閡。
大漢過去的分田官、鎮長倒是在長期接觸下,取得了瑤民的信任,可再信任,人家回到自己寨子,就說起了瑤語,過去的分田官和鎮長都聽不懂啊!
永州知府徐敏文知道以后,馬上帶頭學習瑤語,并下令部下官吏也都學會了瑤語,再去瑤地村寨做事。
想法很好,現實很尷尬。
永州官吏學了一兩個月下來,幾乎沒幾個學得會的,連徐敏文這知府在內,也只能磕磕絆絆說幾句,還說的非常拗口。
瑤語難學,確實太難了!
瑤民雖然有統一的始祖(除了瑤)盤王,但他們內部光是使用的瑤語,就分了四大類,而且互相還沒法交流,只能靠漢語進行轉換。
學會瑤語,可比學會英語不簡單多少。
能做分田官、鎮長的,大多也不是什么驚才絕艷,全靠做事比較認真負責。
可認真負責不代表你能短時間內掌握一門新語言,這不能說是強人所難了,只能說是真拿這些分田官和鎮長什么都會了。
聶宇聽罷也有些無奈,他沒想到給瑤民改土歸化的第一個困境,居然是因為語言不通,分田官工作沒法開展了。他說道:“永州瑤民愿意歸附,那就也是我大漢子民,既是大漢的子民,就不必催促太急。給永州知府徐敏文去電,永州官吏可以先著手北部諸縣的分田置鎮,而南部的瑤民可以慢慢來,讓分田官和鎮長先學會了瑤語,能看到簡單的瑤文再說。”
“孤這里先給他們一年時間,一年之內要學會瑤語,能看懂瑤文。分田也只給他們一年時間,這一年里允許他們找當地百姓或者通漢話的瑤民協助。自認為辦不到的,提前申請調離這里,去別的府縣從頭做起,孤不怪他們!”
“但,能學會瑤語并且辦好分田的,等一年后分完了田,最低提拔為鎮長!”
官吏們學不會,學習天賦是一方面,還有便是動力不夠了。
聶宇這漢王金口一開,直接給了他們一個升官承諾,只要能學會瑤語,幫瑤民把田分完了,分好了,就能授官。
分田官聽著好聽,但本質上還是吏,鎮長聽著不好聽,但官秩從九品,這就是質的飛躍。
放到偽清那邊,就是不能想的,吏做一輩子,那你也是吏。
想做官,做夢去吧!
聶宇又問:“還有寶慶府的瑤呢”
劉駿搖頭:“瑤更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