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了石鼓書院,聶宇又游覽一趟定天皇宮。
這處皇宮是吳三桂當年稱帝時所建,整體搭建的非常倉促,就連琉璃瓦片都湊不出來,只能用漆料去染。結果在登基當天下雨,導致漆料都被雨水沖刷,鬧出了天大笑話,也暴露了“吳周”的得位不正和天命虛弱。
現如今,經過一百多年的歲月沉淀,宮殿主體已經破敗不堪,但還有一些殿閣建筑群可以看到,而且沒有遭受太大破壞。
實在是這里是吳三桂稱帝的地方,就算康麻子說吳三桂是偽帝叛逆,那也沒有官員敢在偽帝的地盤改造官衙。
聶宇會來這里游覽巡視,就是在于有不少官員給漢王上奏,認為漢王應該修復衡州的定天皇宮。
吳三桂是三姓家奴不假,可他建造的定天皇宮,到底是按照真皇宮的規格來建的。所以可以先把衡州皇宮修復,把這里改造為漢王的行宮,同樣定天二字寓意也很好,可以順勢改衡州府為定天府,寓意大漢將來平定天下。
聶宇簡單逛了一圈說道:“把這里全部推倒了,改建成民居吧!”
陪同的趙志杰一愣:“大王,這可是皇宮建筑……”
聶宇笑道:“什么皇宮,不過就是一介三姓家奴建的偽帝宮殿而已。不僅透著小家子氣,而且還頗為不吉利,孤可不敢在此久住,拆了改建民居,福澤百姓,也算是那三姓家奴還債了。”
趙志杰頓時敬佩道:“大王英明,不貪奢皇宮享受,真令臣佩服之至!”
“……”
聶宇沒有多言,說他不貪奢是真的,但也是他看出來了那些文官的心中所想。
上奏請求修復衡州皇宮,無非就那么兩種心態:
第一種,希望他這漢王能盡快踏出那關鍵的一步,那么他們作為臣下,自然也能水漲船高。
第二種,他們更實在,既是希望漢王踏出那一步,還希望漢王能干脆定都在衡州,再不濟也是在此建個行宮,能在湖南登基稱帝什么的。
聶宇能抽出時間來看看,既是在給文臣面子,同樣也是他好奇這處后世早已看不見痕跡的衡州皇宮,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
聶宇在衡州停留三天,接著坐船一路繼續南下。
過了耒陽縣,船隊在沿岸的灶頭鎮碼頭停靠。
又休息了一晚,翌日改走陸路。
聶宇坐在馬車上,他的后續行程就是去大漢的幾處主要銀監礦場,都巡視看一圈下來。
這些產銀的銀監礦場,可都是大漢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根基命脈。既關乎到了大漢的軍事,還關乎到了大漢的經濟,白銀不光能在商城采購無縫鋼管和壓縮干糧,還能用于鑄造錢貨資幣。
大漢現在已經是偽清眼里的反王割據政權了,雙方明面上的貿易早就斷絕了。偽清那邊的一切物資、錢貨都被官府切斷,物資這些聶宇自己能解決,可錢貨資幣就得自己去鑄了。
這樣也正好,大漢都已經稱王建制了,繼續還用偽清的乾隆通寶,確實不太像話。
銀監只是統稱,不光負責采礦冶銀,同樣也在試鑄大漢的首批官制銅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