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菜過六味。
“你們說,這大漢到底能成事不”相比胡亂發牢騷的程駟舉,這位明顯膽子就慫多了。
完全不敢說漢賊,只敢高呼大漢。
程駟舉放下酒杯,緩緩說道:“漢王寧愿強分土紳之田與百姓,籠絡百姓賤民之心,也不愿與我等士紳修好,此為本末倒置!”
錢縉問道:“駟舉兄是以為這大漢成不了事了”
程駟舉忽又搖頭:“非也,我只是說漢王在本末倒置,但漢王自起兵之日,各種手段方略,完全類比歷朝太祖。再加上漢王又是反清復漢,這就占了正統的大義名分!”
“與之相比較,偽清本就是胡夷王朝,自古胡無百年之國運,偽清竊奪中原神器至今,已有一百五十載,早已到了極限。而今偽清國中,地方貪官污吏橫行,又有白蓮妖魔作亂,此正是亡國亂世之先兆。”
“漢王秉承天命降于亂世,合該推翻偽清,橫掃天下,開創漢人新朝!”
好家伙,這一頓名為分析,實為馬屁拍下來,給都準備打圓場的程明德都說懵了。
程駟舉之前一口一個漢賊,真讓他以為這家伙對大漢非常不滿。
結果,這才過了幾杯酒的功夫,拍起漢王的馬屁,那是真臉不紅心不跳,一口一個偽清,一口一個漢王類比開國太祖!
程駟舉繼續說:“偽清如今已是家中枯骨,我大漢一統不過早晚問題。我輩讀書人正當趁此機會輔佐圣君,建功立業,開創新朝之盛世!”
此話一出,還是跟程駟舉更熟絡的錢縉反應過來:“駟舉兄這是準備參加科舉”
此科舉非彼科舉,偽清今年的科舉鄉試兩個月前就結束了,各省的考生要么落榜回家,繼續閉門攻讀,要么就已經在準備啟程上京,趕考會試了。
他們幾個同樣也不例外,作為安慶府本地士子,他們當然也參加了今年舉行的鄉試,只不過無奈都沒考中而已。
就算考中了,那也沒什么用,因為他們連發辮都沒了,別說參加來年會試,真到了偽清地盤,不被偽清官府抓去當反賊砍了邀功,都算他們命大。
錢縉說程駟舉要參加科舉,顯然是大漢這邊開的恩科,時間上也跟偽清的科舉幾乎差不多,都是八月份就舉行的鄉試。
這當然不是巧合,而是大漢禮部刻意為之,禮部的文官們故意定下今年下半年的恩科,就是為了與偽清科舉撞時間。
因為偽清跟大漢一樣,大漢這邊是漢王稱王以后的首次恩科,而偽清雖然已經不是恩科,但也是嘉慶登基以后,真正意義上的首次開科取士。
乾隆六十年開的登極恩科,那是乾隆禪位給嘉慶,嘉慶純粹就是吉祥物。說是登極恩科,實際上更像乾隆的一場禪位作禿,就連殿試出題也是乾隆出題,嘉慶在旁邊看著。
而現在,大漢把恩科和偽清科舉放在一起,基本等于是在明著打偽清的臉了。
沒開恩科,大漢只是一方造反勢力,頂多有了玉璽加成,可稱得上一句反王。
但開了恩科,那就真正意義上獲得正統了,開始從反王割據勢力,變成正統的割據王朝了。
可以說,只要這次大漢的恩科,能出哪怕一個進士,大漢在天下士紳百姓眼里都算是真正根基穩固,可以爭一爭天下大勢了。
大漢的禮部官員為防突發狀況,這首次恩科的選題、出題全都極為考究,就連考官都經過漢王首肯,可以適當放考生們一馬。
就這還不放心,禮部還特地安排了一些內部官更,讓他們冒充考生去參加恩科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