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里,其實都還算正常,不過是雙方辯手得到了場外援助,可這幫新來的“辯手”知道自己水平不夠,索性就另辟蹊徑,干脆把話題從女子是否要遵循三綱五常,往三綱五常的本質上去扯。
嘿,渾水摸魚的來了!
因為亂世已經到來,哪怕偽清極力在掩飾,可天下人眼睛不瞎。
不止大漢的文人,天下的文人全都在暗里反思,為什么好端端的盛世,會突然間走向衰亡的局面
歷史上,這種類似思想啟蒙的運動,在明清兩朝一共發生過兩次。
第一次是明末清初,因為晚明對南方控制逐步減弱,南方士紳抬頭,開始思考國家為什么衰弱,并由之演化出了“虛君”為核心,極為恐怖的官僚資本主義怪獸。
偽清入關后嚇壞了,通過文字獄雷霆鎮壓。
第二次差不多就是現在了,白蓮教起義、鴉片戰爭的接連爆發,讓偽清中樞元氣大傷,對地方控制力迅速虛弱,逐漸壓不住南方士紳抬頭,也壓不住新思想的復蘇。
其中,以前明王夫之(船山先生)為主,思想被曾國藩、譚嗣同、章太炎繼承,就連偉人都對其盛贊“西方有個黑格爾,東方有個王船山”。
左觀瀾認真看完幾篇后問道:“大王,這是否辯論的有些跑題”
聶宇放下手中剩下幾篇,笑道:“無妨,跑題就跑題,反正這筆頭仗打起來,我大漢要做的事情也能好好做了,就讓他們繼續去吵吧!”
對目前的情況,聶宇還是比較滿意的,就看這幫家伙,具體能吵成什么樣子了。
儒家學派看似是一個學派,可從漢代開始,就一直在明爭暗斗,內部可從來都不平靜。
聶宇現在的做法,只是把偽清給他們的枷鎖去掉,又給他們再添了一把柴。
這場邸報辯經,估摸著還有得吵,而大漢在各地鄉鎮推行的廢止纏足,已經普及執行的差不多。
沒有人跳出來反對,因為大家都要命,這位漢王可是實在的吃軟不吃硬,你可以去荊州辯經,勸諫漢王,但不能公然阻攔官府推行新法。
聶宇放下文章,繼續照常批閱起案上奏章。
批完了幾個主要奏章,剩下的基本都是地方知府、知縣的奏事。
永州知府奏:“平地瑤民已經全面歸化,瑤民公會正在穩步推行。”
聶宇朱批:“閱。當再接再厲。”
寶慶知府奏:“瑤山寨,已有八成下山落籍,余下兩成已不足為慮。”
聶宇朱批:“閱。”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