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禮!”
“拜見大王,大王萬歲萬萬歲!”
聽到禮部官員的口令,負責領頭的袁名曜一個太緊張,居然當場跪下了。
狀元跪下,后面的榜眼、探都是一愣,下意識跟著跪下。
嘩啦啦一片!
六十一名新科進士齊刷刷下跪,看的兩班大漢文武都是有些尷尬。
聶宇笑道:“都起來吧!孤的大漢可不興偽清那邊,動不動就跪的那一套。”
漢王親自開口提醒,帶頭下跪的袁名曜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這是一不小心捅了簍子。
大漢不興跪,自己卻下跪,往大了說就是不懂禮數。
好在漢王似乎沒有生氣。
眾進士連忙謝恩起身。
聶宇繼續一臉微笑,說道:“偽清韃虜那邊的進士,起步至少都是七品官。而孤的大漢,一甲狀元都只能先做八品官,這比偽清那邊低了不止一點半點,孤知道你們肯定心里是有氣的。”
“臣等不敢。”眾進士齊呼。
聶宇搖頭:“沒什么不敢的,孤也是讀過書的,雖然沒考上過進士,連舉人可能都考不上,但換做孤到你們的位子,怕是也得心懷怨懟,這大漢確實太摳門了,連個七品官都舍不得給你們新科進士。”
聶宇嘴上說著,似乎是在給新科進士們打抱平,聽到眾進士都是面面相覷。不等他們有所反應,猛然間就是語氣一重:“然,七品官已經是一縣之地,一縣看似很小,但這里有多少人口,在座的新科進士有誰知道怕是都不知道吧!連治下之地有多少百姓,若是都無法掌握,又如何能夠治理好百姓,確保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讓你們起步做那八、九品的小官,不是孤在磋磨折辱你們,孤也沒那個閑工夫。你們都是新科進士,論文采也都是飽讀詩書,但就是飽讀詩書,便注定了你們接觸不到基層,不解民間疾苦到底如何。”
“你們也不用不服氣,就說偽清的地方官,哪個不是考科舉考出來的人才。可就是這些人才,到了地方什么都不會,還要招募師爺為做幕僚,來出謀劃策。且不說師爺們的才能如何,就說而今我大漢怎么來的,那正在滿天下造反的白蓮教又是怎么來的”
“十年寒窗,確實辛苦,可越是辛苦,便什么都不會。他們不知民間疾苦,只曉之乎者也,招募師爺上下其手,中飽私囊,魚肉百姓。可以說,這韃子的朝廷,一半是因為韃子自己,一半就是這些無能的貪官污吏敗壞了。”
這話罵的相當直白,沒有留半分面子,聽到新科進士們都以為是漢王在指桑罵槐的罵他們。
聶宇一番話罵完,也不嫌累得慌,接著說道:“所以,今后凡我大漢進士,做官不得再有偽清遺留之陋習,不得招募師爺為幕僚,遇到事務必要親自決斷處理。誰若是敢招募師爺,那就自己脫了官服,回鄉養老去吧!”
“不過,你們也不用太擔心,孤今日就定下制度,凡新科進士初授官職,一律先做副手觀政六個月,六個月內不得主政。先跟著主官身后好生學習,怎么處理地方事務,怎么避免自己不被手下蒙蔽。”
“至于初授品級太低,你們同樣放心,今后科舉出來的進士官,還有學府出來的學府官,一律都是從八九品做起。而且,初授品級出身,也不會影響爾等正常升遷之路。”
“袁名曜、魏輔邦、鄧顯赫,你們上前來。”
一甲三位進士齊步往前。
聶宇說道:“你們作為一甲進士,孤本來是想讓你們先從八品縣丞做起,這個官職不算太低,而且也能看著縣令們做事觀政。但閣部大臣們覺得這樣對首科一甲們太苛刻了,那孤就再放開一些,你們先去內閣做中書舍人吧!做滿一年再外放,品級就在從七品做起,這是對你們一甲進士的優待!”
“謝大王!”三人連忙拱手謝恩。
中書舍人就是內閣秘書,唐初權力甚大,品級能有正五品,但到了明清開始極度弱化,淪為皇權傳聲筒兼內閣秘書,品級也降到從七品。
但不要小看這個從七品,就這么個沒有實權,品級還低的中書舍人。內閣中書科只有十個名額,到了清朝還要去掉兩個留給滿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