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安慶困局
大漢荊州春風得意,隔壁的安慶卻是山雨欲來。
自二月以來,漢軍正式動兵,白楠所部第二師雖然只來了六千人,但兵勢進展堪稱神速。
短短一個月不到,就接連拿下太湖、潛山、望江諸縣,基本都是白拿。
太湖縣令主動投降,望江縣令干脆跑路,剩下的文吏不得不投降,稍微有點骨氣的潛山縣令,手里還有個潛山營,也是反抗都不反抗,漢軍一來就自盡報了大清。
幸虧安慶府城是安徽省城,又有安徽巡撫朱珪以老邁之身,親自坐鎮城樓鼓舞士氣。
而此前的湖口大戰,突圍逃跑的江南提督王柄和狼山總兵陳安邦,這倆貨率領麾下殘部親兵已經退到了池州府。
朱珪得知湖口之戰清軍大敗,兩江總督戰死,十萬大軍全軍覆滅。
雖然怒不可遏,連罵了三聲李奉瀚是個蠢貨,但為了大局考慮,不讓江南的局勢繼續惡化,只能默許二人戴罪立功。
先守住池州城,抵御九江的漢賊乘勝追擊,沿池州北上夾擊安慶。
因為朱珪強硬守城,白楠打了兩次,沒打下來,就不再強攻,改為圍城。
至今,圍城已近半月。
“怎樣,漢賊今日可有動靜”朱珪日常巡視城樓,身上披著巡撫官袍,對站崗的兵卒問道。
“回大人的話,漢賊暫無動靜。”兵卒連忙跪下回答。
朱珪微微點頭,目光望向城外,漢軍大營烏壓壓一片,倒是并不算太綿長,僅從大營范圍來看,漢軍頂多不會超過一萬人。
而安慶城中的守軍,起碼已經募集超過兩萬。
兩萬打一萬,不說優勢在我,那也是守城無虞。
可朱珪對此還是深感憂慮不安,他雖然不會打仗,但也是博覽群書,對兵書也有涉獵,知道久守必失的道理。
就算安慶城中錢糧還很充足,可錢糧再多也抵不住人心士氣的低落。
朱珪觀望了片刻,回到城樓,招來幾個守城將官。
兩萬多的安慶府守軍,九成九都是鄉勇,戰力弱到可以忽略不計。
朱珪手上真正可戰之兵,僅有自己的撫標左右二營、安慶左右協營以及南下的六安營。
合起來滿打滿算不到兩千人,還得分出去指揮兩萬多的鄉勇,壓力不可謂不大。
“撫帥!”幾個守城將官齊聲拱手。
朱珪說道:“漢賊大軍圍城已近半月,安慶雖暫時無憂,然久守必失,諸位都是帶兵的,肯定比本撫這個文人更懂,不知可有什么擾敵鼓舞之策”
朱珪已經說的很委婉,他也不抱期望這幾個人能有退敵方略,只求能夠稍微滋擾一下漢軍,鼓舞己方的軍心士氣,總不能真的一味死守。
聽到朱珪問話,幾個清軍將官面面相覷,讓他們守城都已經夠嗆,還要他們擾敵鼓舞士氣
六安營千總趙大山,忍不住說道:“撫帥,我軍守城兵力雖有兩萬,遠超城外圍城的漢賊大軍,但打仗不是這么打的。漢賊兵力雖少,但縱觀其過往戰績,實在兇悍異常,就算我等麾下官兵,都不能說包贏。何況如今這兩萬多大軍俱是多勇,操練不足數月,戰力更是堪憂,守城都還勉強,就不用提什么出城襲擾。一旦出城野戰,這些鄉勇必潰!”
說的很不客氣,但都是實話實說。
這些將官已經摸清了朱珪這位撫帥的性子,知道只要說的是實話,對方就不會隨意怪罪責罰。
朱珪無奈嘆息:“本撫也知曉這兩萬鄉勇不堪大用,可安慶城中可戰之士不足兩千,若不以鄉勇,怕是安慶早在漢賊大軍來到第一天,就已經破城了。”
說著,頓了頓,忽然滿臉凝重道:“此戰,朝廷不能再敗了,大清也不能再敗了。李總督已經戰死疆場,江西局勢已經不可挽回,若安慶再失,江南半壁都將墜入萬劫不復。”
“本撫在此與諸位保證,城破以前本撫絕不離開城樓半步!”
此話一出,清軍眾將渾身一震。
那位六安營的趙千總,連忙俯身拱手:“唯有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