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漢軍一上來就用大炮開轟,兩輪炮轟下來,人都給他們轟懵了,而自己這邊的大炮,連響都沒響一下。
這還打個什么
“漢賊殺過來了,快逃!”
“快跑啊!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幾聲呼喊下來,剛剛還縮在女墻下的守軍鄉勇,紛紛起身就要逃跑。
魯銓一臉驚惶,才意識到怎么回事,連忙大喊道:“都不許逃,給我回來殺賊!殺賊!”
“誰敢逃跑,全家連坐!”
聲嘶力竭的喊罵下,還真有點效果。
離得比較近的一家大戶鄉勇,帶隊的李銘義聽到喊罵頓時眼前一亮,拔劍喊道:“兒郎們,廬州知府就在前頭,快隨本少爺我一起抓了這狗官,立下大功了!”說完又補一句:“凡跟隨少爺我立功的,全部發還賣身契,還有賞銀拿!”
后一句才是重點,聽到說有銀子拿,還能發還賣身契,這些李家家奴出身的鄉勇立馬振奮起來。
“殺啊!活捉狗官!”
一大波李家鄉勇喊殺著,跟隨自家少爺沖向魯銓所在城墻處。
魯銓身邊并沒有沒有親軍,那三百多廬州營的清兵,幾乎都被他直接控制安插在附近城墻。
這也是為啥漢軍才兩輪大炮打下來,清軍就能崩的這么快的原因。
懂打仗的正規軍都被魯銓怕死的帶在身邊,那剩下不就都是啥也不會的新兵蛋子了。
怎么守城全靠自己想辦法,能把各自防守的城墻搞明白,都算這些大戶鄉勇戰場經驗豐富了。
三百廬州營清軍,見到殺過來的李家鄉勇,居然還很盡職的跑過來攔阻。
李銘義帶頭沖前,這貨雖是城中大戶李家的長子,但從小不喜讀書,反而喜好舞槍弄棒,志向也是未來去考朝廷的武舉,搏一個生死功名。
這年頭能考武舉的,基本只有這些大族子弟,要不然一般人可沒錢吃肉練武。
對了,楊芳之前的恩師,廣東悍將楊遇春,便是武舉人出身。
楊芳的許多打仗習慣,實際就是楊遇春潛移默化給他帶出來的。
楊芳敢幾個騎兵,強沖上萬賊軍,楊遇春也敢,甚至還能只帶少量騎兵,長途奔襲攆著幾萬賊軍打。
可惜,這么厲害的大將,之前被和琳排擠調去了廣東,錯過了跟漢軍在湖南的決戰。
要不然,楊遇春高低得給聶宇和漢軍上上強度,看看猛將楊芳到底是怎么來的。
卻說當下的這些廬州營清兵,眼看知府大人有危險,連忙沿著城墻馬道就要沖上來。
廬州營把總官欺身上前,拔出腰刀就要砍殺了李銘義這個叛亂逆賊。
一刀下去,砍空了。
李銘義只是靈巧的一個閃身,避開了砍刀,而后看準時機回手一劍,正中這把總咽喉。
“咳……咳……”
這把總捂著冒血的喉嚨,想要開口說話,但身上的生機正在迅速消逝,血液滲入喉管,發出咳咳聲。
噗通!
一具穿甲披掛的尸體倒在了馬道上,后面跟上來的清兵全都看愣住了。
他們的把總大人,只是一個照面就被殺了,這讓他們這些小兵頓時都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很快,他們不用擔心了,因為李銘義覺得手里的文士劍不好用,索性把那把總的好刀也拎了起來,而后朝著對面的清兵就搶了過去。
長期吃肉練武練出來的強健體魄,對上對面的這幫疏于操練,還時常吃不飽飯的綠營清兵,簡直不要強太多。
被搶的清兵匆忙舉刀抵擋,但刀直接被砍出了豁口(沒有包鋼的鐵刀),手上也是被震的發疼,一不小心就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