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不是陰陽怪氣,而是十八局義軍的反抗理由,明顯比起瞿文光他們來的更純粹。
瞿文光這些人建立的紅巾軍,有地主,也有商人,甚至還有原來的清軍。他們反抗的一部分原因是官府壓迫太狠,另一部分原因則是看出偽清快不行了,索性自己也快混不下去,那就趁著還有能力,梭哈拼一把。
成了從龍上船、封侯拜相,不成大不了一死,造反哪有不死人的
十八局義軍,他們的理由就更純粹,他們就是單純活不下去,偽清官府壓榨太狠,便聯合起來武裝抗稅。
抗著抗著,就造反了。
現在,偽清官府被漢軍打敗了,之前迫害壓榨殺戮他們的清軍,也被漢軍殺敗俘虜。漢軍接管了金華府,而且似乎名聲還挺不錯,百姓、商人都在夸他們。
聽說,好像還要給他們普通百姓佃農們分田,那些漢軍下來的文教官先生,更是告訴他們,只要做了大漢的子民,人人都能有地種,被貪官壓迫了也有漢王給他們做主。
他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那些文教官描繪的東西,確實讓他們心向神往。
金華府、溫州府、杭州府、舟山群島,就這么短短半個多月,已經全部歸于大漢。
嚴州府后來得到消息,掙扎了許久,又被城中大戶豪族裹挾,已經不可能再掌控局勢。
嚴州通判張灼、建德縣丞李承端,一起解散了鄉勇民夫,寫信遣人去找大漢請降。
嚴州府拿下,算上前面戰局的幾個州府地盤。
浙江的三分之一,就此掛上了赤色的大漢旗幟。
接下來,吳俊和吳獵虎還是沒有合兵,吳俊甚至再度分兵,硬生生又分出一鎮正兵、兩千民兵,作為偏師攻打紹興府和寧波府。
吳獵虎的偏師,則南下進攻處州府和衢州府。
溫州府的瞿文光,北上會攻臺州府,打不下來也沒關系,打上大漢旗號等著北邊的漢軍偏師到了合攻也行。
吳俊自己,親率四千漢軍、一千民兵,只留一千民兵駐守杭州。
余下五千大軍,全部北上去打湖州和嘉興。
打完這兩塊地方,就能配合漢王大軍,一起速攻拿下半個江蘇了。
東路的漢王大軍,已經從安慶府出發,又在太平府跟楊芳的第五師主力合流,準備攻打江寧府。
一路上有著水師負責調運糧草輜重,漢王這一路大軍,反而錢糧消耗是最小的。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除了浙江大軍配合外,正在淮南打仗的白楠,同樣會打穿滁州,從滁州東出南下。
三路夾擊江寧府,漢軍這次勢在必得,定要光復南京!
而且,還是要速戰速決,三個月內必須結束江南大戰,否則大漢的錢糧真的扛不住。
這可是十幾萬大軍的動員戰爭,民兵消耗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