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已經奪取了南京和揚州,基本上淮河以南都成了大漢的天下,要是再激進一些下一步都該稱帝了。
放到偽清這邊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去年包括嘉慶這個大清皇帝在內,偽清上下都是直呼大漢為漢賊,而今年已經開始改稱偽漢了。
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嘉慶只是能力不行,又有些過于“仁厚”,并不是真傻。
眼看大漢連南京都打下了,要是還把大漢看作白蓮教那樣的賊寇,那他的大清也就不用再玩了。
董誥躊躇沉思片刻,方才謹慎回答:“老臣以為,偽漢既占據江南,雖看似勢大,實則根基不穩,未來一兩年內肯定都不能戰。而我大清仍有精兵強軍百萬,又有山河形勝之地,只需先平河南、川陜白蓮教匪,再休養生息,積蓄錢糧,屆時再出大軍全力鎮壓江南偽漢!”
話說的不錯,只不過都是正確的廢話,基本等同于什么都沒說。
嘉慶聽出來了,沒有為難董誥,問起其他的漢臣奴才們:“你們以為呢”
兵部滿尚書傅森,兼軍機處、南書房行走,忽而說道:“奴才以為董相所言差矣,偽漢占據江南,已成我大清心腹之患,應當派遣索倫軍團,即刻南下平賊!”
董誥沒有說話,倒是戶部滿尚書布彥達賚回懟道:“那糧食呢現在打個白蓮教匪已是捉襟見肘,難道還要兩線開戰”
傅森說道:“那就先不打白蓮教匪,先全力攻打江南的偽漢逆賊!”
布彥達賚說道:“說的輕巧,我大清在河南、川陜投入多少錢糧兵力,皇上又將索倫部調來南下,豈是說不打就不打的。就算我們不打,難道白蓮教匪就不會跟著打了”
傅森突然問道:“布彥達賚尚書如此反對,莫不是國庫中的銀子賬目對不上數,這才不敢打
布彥達賚當場大怒:“傅森,你不要血口噴人!”
旁邊跪著的漢尚書戴衢亨亦是臉色大變,連忙跪伏下去,聲音都帶著哭腔道:“皇上,臣與布彥達賚尚書在戶部兢兢業業,未貪國庫半分錢糧,卻遭到傅大人(漢臣習慣,例如和大人)如此惡意攻訐。臣……臣實在是冤枉,愿就此辭官歸鄉,聊以明志,還請萬歲爺成全!”
好一招以退為進,尤其最后一句萬歲爺,更是說到了嘉慶的心坎里。
嘉慶雖然明知戶部可能有問題,但還是架不住心軟,抬手說道:“戴愛卿快快免禮,朕自然是相信戶部公正廉明,而傅森愛卿也只是一心為國,一時情急才說錯了話,辭官之事還是就此作罷,以后也莫要再提!”
簡單幾句話,完全就是在和稀泥,甚至還帶了些偏袒,直接把傅森的話定義成說錯了話。
當然,傅森也是意識到了問題,這戶部有問題是肯定有問題,甚至大家伙都知道有問題。
但這里頭的問題都牽扯到了誰,又牽扯到了多少滿漢大員,那可不是目前剛入軍機處,還算是軍機處員新貴的傅森能隨便攀咬得起的。
傅森連忙順坡下驢,表示自己只是口不擇言。
“萬歲爺圣明!”
眾漢臣奴才們齊聲跪道。
這件“小事”就這么快速翻篇,所有人都很默契的不再去管戶部。
戶部的問題翻篇了,但嘉慶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他前面想問的是怎么快速解決大漢,再不濟也要遏制大漢繼續擴張,而不是爭論該先打白蓮教匪還是先打大漢。
場面瞬間冷了下來,因為沒人說話了。
“咳咳!”
嘉慶連忙咳嗽了一聲,接著又掃看一眼下方跪著的滿漢大臣。
“王愛卿,你可有什么好的看法”
嘉慶又在親手點人了,被點的是東閣大學士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