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勸進
“大王,南京內閣辦事衙門,又收到幾封民間士子遞來的勸進書!”
顧景和劉駿二人聯袂而來,還帶來了十幾封不同式樣的勸進書信。
這都已經幾乎快成常態,自從聶宇以漢王的身份,親領大漢百官前往拜謁明孝陵后,這些個勸進的書信便如雪般紛紛冒了出來。
他們遞不到漢王府,那就想著法子遞到南京的內閣各部辦事衙門。
聶宇隨意拆開幾封看了下,內容大差不差,都是覺得拿下南京,就可以登基稱帝了。
說是勸進,但勸的都很委婉,甚至沒有直接說稱帝,而是在說漢王既然已經拜謁過了明孝陵,那也該給大漢宗祖追封廟號,興修皇陵,厘定正統。
句句沒說稱帝,可追封先祖威廟,還要興修皇陵,厘定正統,這些可都是皇帝該干的事情。
聶宇倒也不反感稱帝,當初他能用“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去誘惑自己的老爹,現在手下的大臣百姓也能用這八個字來誘惑自己。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不得不承認,沒有任何男人能夠拒絕這八個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聶宇不能拒絕,也沒有理由拒絕。
作為大漢這個新生政權班子的老大,他的任何行為都要對得起手下將領,官員、士民百姓的期待。
在這皇權依舊占據主導的時代,就連歐洲大陸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制度國家。
英國人那可笑的君主立憲,就是資產階級在跟英國王室奪權。
法國人那可笑的共和國,最遲后年就會被拿破侖推翻,建立法蘭西帝國。
……
聶宇屏退了來送信試探的劉駿和顧景,接著召來秘書閣的幾個值班官員。
內閣自從正式改革建制,已經成了大漢最高執政權力部門。
雖然聶宇還是時常召見內閣,私下開小會商議國家大事,但一些涉及到聶宇自身的私事要事,就不適合跟內閣直接開會商議。
比如這商議稱帝事宜,內閣可以做后面的正式決定,但具體稱帝與否就不能跟內閣去討論,否則會給內閣和
秘書閣的幾個值班官員陸續來到,除了幾個新招的生面孔,又有袁名曜、魏輔邦、鄧顯鶴這幾個恩科進士出身,同樣也是漢王新招的秘書官。
按照去年定下的例,他們三人在內閣做中書舍人,觀政一年就可以外放做縣令。
如今,距離一年期滿還有三個月,聶宇最后把他們從內閣調來秘書閣,到自己身邊做秘書官。
三個月后,還是依例外放。
人才這種東西,肯定要多給特權,不可能真的讓人才平地慢慢起步往上爬,這是在浪費資源、浪費人才。
聶宇隨手把那十幾封留下來的勸進書信,給這些來到的值班秘書官們輪流傳看。
看完一圈,聶宇笑問道:“你們對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