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現在他們都能認同幾個國號,那也是要回頭拿去內閣,讓內閣眾部的官員全都參與討論,甚至還得打一番口水仗。
完事了,還有新的年號。
稱王有稱王的年號,稱帝也有稱帝的年號。
稱王年號可以隨意一些,聶宇一言而定,稱帝的年號,那就必須細細斟酌,必須要合乎開國的立意。
揮手屏退眾人。
聶宇將眾人整理出來的國號全都寫了下來,只有“大和”被單獨剔了出去。
雖然“大和”在周易也有特定的立意解釋,還是相當正面的立意,但聶宇還是繃不住,總能想到隔壁的小島國。
說起島國,聶宇又想到了彼時的世界局勢。
今年已經是大漢興華三年,偽清嘉慶五年,西元1800年,十九世紀的最后一年,也是歷史上的中國邁入近代史的開端。
算算時間的話,拿破侖此時應該已經成為了法蘭西共和國的第一執政,除了沒有皇帝的頭銜,法國的全部權力已經都集中在了拿破侖手里。
距離下一階段的稱帝,還有差不多五年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拿破侖的稱帝,跟歐洲傳統意義上的皇帝,其實是有分別的。
歐洲所有國家的皇帝,全部來自于當初的羅馬帝國,歐洲的皇帝雖然也是皇帝,但與中國的皇帝概念不同,基本可以視作是蒙古帝國那種“大汗”被翻譯為了漢文的蒙古皇帝。
歐洲皇帝全都大差不差,法統一脈相承都來自羅馬,包括沙俄鄉下人。
拿破侖不同,他是推翻了國王,法國人不想要國王,但又迫切需要拿破侖作為君主統治,就給他加冕“法國人的皇帝”,而非法國皇帝。
與之相對,老冤家英國人更抽象一些,英國人從大不列顛王國,到不列顛帝國的轉變,來自于英國徹底打敗了印度莫臥兒帝國。
隨后,英國女王加冕莫臥兒皇帝,自此宣稱為不列顛帝國。
再往大漢的近海來看,近海的臺灣府目前名義上還屬于偽清,但已經不重要了,連福建都被漢軍包成了餃子,就等什么時候吃下了。
臺灣府往東,就是琉球群島,后世島國稱其為沖繩群島。
新垣結衣就是琉球人,而且很有可能是福建老表的后代。因為島國內部從始至終,沒有新垣這個姓氏,倒是福建古代有……
現在的琉球,正處于第二尚氏王朝。
但這個王朝基本已經是島國薩摩藩的傀儡,只不過島國效仿偽清頒布了閉關鎖國令,讓薩摩藩難以吞并琉球。
島國內部這時已經有蘭學者(島國對西方科學的統稱)提出了“鎖國”概念。
還有呂宋,呂宋群島目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呂宋以南的婆羅洲(加里曼丹島),這里已經有廣東的客家人,建立了蘭芳共和國,正在婆羅洲跟殖民者艱難求生。
至于北邊的朝鮮,剛剛過了中興期,開始走向主少國疑、外戚權臣、王權旁落的“勢道政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