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漢軍送上來的書信,開篇就是在說今年大漢的戰局推進。
就連沒有淪陷的福建,在這封書信里都被刻意掩去,讓瑚圖禮和楊遇春誤以為福建實際也已經淪陷。
當然,就算沒淪陷,那也都差不多了。
江南幾乎全境失陷,最重要的南京都丟了,偽清的南方半壁江山已經算是徹底淪喪。
這特么還怎么打
瑚圖禮已經淚流滿面,不光是在哭大清,也是在哭自己。
如果說,在此之前他堅守廣州城,還能等著朝廷發兵過來援救。廣州到底有著廣州十三行,算是大清對外的重要財貿收入來源,也是大清閉關鎖國后唯一的海外通商對接口岸。
可現在,江南都沒了,漕運都斷了,朝廷自身難保,哪還有余力來救自己
瑚圖禮掩面痛哭:“嗚嗚嗚,大清,我的大清啊!這好好的大清盛世,怎會鬧成現在這副樣子”
楊遇春面無表情,他正在看著書信的下一頁,前一頁寫的是大漢已經拿下了江南,而下一頁則是漢王給楊遇春個人的私信。
私信就簡短兩句話:降我大漢,建功立業。寧死不降,遺臭萬年。
楊遇春看完書信,雙拳緊握了握,似在掙扎,掙扎片刻又接著松開。
“瑚大人!”
“嗚嗚嗚……嗯怎么了,楊總鎮”
“瑚大人,末將已有退敵之策。”
“哦楊總鎮,是何退敵之策,快快說來,若真能退敵,本督定為楊總鎮請功封賞。”
“這退敵之策……就是瑚大人您的人頭。”
“……”
“楊總……”
噗呲!
一刀下去,又快又狠。
瑚圖禮這位新來不到一年的滿洲旗人總督,連反應都沒法反應,就被楊遇春一刀斬下了狗頭。
外面看守的親兵聽到動靜,匆匆跑了進來,就見到地上躺了一句無頭尸體,而楊遇春手里拎著瑚圖禮猙獰的狗頭,滿臉都是血跡獰笑。
楊遇春冷笑道:“這韃子總督已經死了,現在愿意跟咱一起干的,就開城投降,還能保住性命。不愿意的,也能盡管來找咱老楊開刀報仇。”
這話說的,這些親兵又不是傻子,不說給一個新來的韃子總督報仇了,這可是楊遇春啊!
比楊芳都猛的男人,福康安評價其“決蕩,當者輒靡”。
這么猛的家伙,別說上去單挑了,這些親兵加起來一起上,都不一定能干得過人家。
幾個親兵只是稍加猶豫,便齊刷刷單膝跪地:“我等愿追隨總鎮!”
收復了這些親兵,楊遇春毫無顧忌拎著瑚圖禮的人頭,就往外頭到處去溜達勸降。
作為偽清第一名將,楊遇春的治軍方略還有個人威望確實夠強,城墻上的守軍幾乎一個沒跑,全都愿意跟著楊遇春一起投降。
陳有年從送信進廣州城,到楊遇春帶著手下大軍開城獻降。
前后都不到兩個時辰。
楊遇春降服了大漢,偽清的“二楊”名將就這么被聶宇給集齊了。
這不奇怪,楊遇春雖然是武舉出身,但他屬于自募參軍,終極目標就是建功立業。
眼看著偽清要不行了,如日中天的大漢又對他拋出橄欖枝,而且楊遇春又很年輕,今年才剛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傻子都知道該怎么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