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繁華”江南
細數下來,居然還是大漢自己這邊種的因。
因為大漢占了湖廣糧倉,偽清糧食不足,被迫讓江南田部分強制轉為農田。
田變農田以后,為了維持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同時也是地方官要貪污盤剝的那一份,所以農田依舊征收高額田稅。
一來二去,百姓被壓榨得活不下去,江南農田開始大面積拋荒。
就連那些占有兼并土地的大地主豪紳,也是放任百姓拋荒土地,只讓家奴與核心佃戶,精耕細作余下的田產。
至于已經拋荒的土地需要繳納的賦稅,這還用納稅嗎
聽沒聽過什么叫飛灑、什么又叫詭寄
說個冷知識,光頭當年就是被地主飛灑,氣不過去評理,反被誣陷給抓了起來。
好不容易使銀子出來,之后便發奮一定要出人頭地,把那些欺負自己的人都踩在腳下。
江南田大面積拋荒,然后地方官為了堵財賦缺口,繼續變本加厲的攤派、加稅,剩下的田跟著繼續拋荒。
直到最后,土地拋無可拋,江南糧價也跟著土地的拋荒,越飆越高,高到地主都難以接受的程度。
嘉慶沒有繼續設立兩江總督,屬于政治上的讓步,為的是穩住江南士紳,但漕糧的問題反而讓江南士紳對偽清朝廷愈發不滿。
江南士紳頭上又沒了兩江總督壓著,江南士紳作為地頭蛇的權力變大,反而讓偽清漕糧缺口變得更大。
不少士紳瘋狂飛灑避稅,地方官完全不敢管,也管不過來,生怕把這些掌握財富的士紳逼得造反了。
江南士紳造反不可怕,他們的戰斗力很低的,但旁邊有個大漢夾著,那就很可怕了。
大漢殺進江南前,江南的局勢就是這樣的惡性循環。
偽清越想穩住局勢,偏偏局勢就越穩不住。
南京的乞丐游民泛濫,便是江南士紳和偽清朝廷之間博弈的縮影。
聶宇問道:“林卿可有什么想法”
林文昌說道:“大王要解決以上問題,無非就那么兩點:
第一,分田墾荒。
第二,重定商業法。”
林文昌說著,潤了潤喉嗓,又繼續說道:“先說分田墾荒,單純的分田是肯定不夠的,江南的土地就這么多。”
“前明初年,湖廣尚未開墾出來,所以那時還不是湖廣熟,天下足,而是蘇杭熟,天下足。可現在不同,自從湖廣得到開墾,國家人口增長恢復,江南的土地已經不再能夠養活全國百姓。”
“就算我大漢現在全力分田,全部分完了土地,實際上也還是會有大批冗余人口。他們會得不到土地,只能留在城市,繼續做乞丐或者游民,沒有別的活路。”
之所以不能做工賺錢,這也是偽清留下來的遺毒。
偽清為了平衡地方,方便自己的控制和管理,繼承了前明對江南的高壓重稅,甚至還猶有過之。
通過攫取江南的大量財富,去養活偽清的八旗貴胄,穩定那些羈縻控制的邊疆地區。
一說到這些邊疆,聶宇就很想笑。
他還記得后世的部分營銷號,曾經度吹噓偽清對國土的控制力是百分百,但實際上的偽清疆域,除了繼承前明的漢地,能夠做到基本實控以外,剩下的那些邊疆省份,全部都屬于羈縻統治。
偌大的藏地,偽清的駐軍兵力只有千把人,然后算是官員的就大貓小貓兩三只的駐藏大臣。
你管這叫實控
還有新疆就更離譜了,偽清實控的新疆居然一直到了晚清才真正得到開發。
怎么開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