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南孔
甘福這些南京大族,已經決定謀劃勸進之功。
聶宇對此並不知曉,知道了也不會在意,他就沒想過要在南京大開殺戒。
殺那些旗人都只是順帶,只要是旗人他就殺,無關南京、杭州這些地方。
而對於王瑜這些立下過功勞的大族,聶宇不打算趕盡殺絕,只要他們愿意聽話,愿意配合大漢的分家、分田、釋奴,那大漢也能既往不答。
反正,分了家、分了田的大族,自然而然就會迅速衰落。
江南不比兩廣,這里平原太多,人口流動性更強,所以宗族關係也沒兩廣那么緊密。
出現了根本的利益分歧,親兄弟都能反目,何況是分了家的兄弟。
南京的漢王府。
聶字正在接見經浙江衢州府,遠道而來拜見的孔廣杓。
“草民孔廣杓,拜見漢王!”
“哈哈,免禮免禮。”
聶宇滿臉笑意抬了抬手,又對著身邊秘書官說道:“立刻讓人給孔先生再拿個椅子過來。”
“是。”
秘書官恭敬應道。
孔廣杓起身謝恩:“謝漢王。”
身為衢州孔氏南宗的當家人,孔廣杓甫一來到南京,姿態就擺的相當低。
面對聶宇只敢自稱草民,完全不敢把明清救封的官職、孔氏后裔的身份,給掛在嘴邊。
就連侍從搬來椅子,他也不敢全坐下,只坐了半個屁股,隨時準備起身應對。
沒辦法,別管之前有無尊嚴傲氣,反正漢軍來到了衢州府后,完全沒有任何顧忌,包括他們南宗孔氏在內的衢州大族,全部都被統抓人,而后釋放家奴、分田與民,絲毫沒給孔廣杓留任何情面。
甚至於,要不是孔廣杓作為南宗孔氏的族長,代表衢州府跟漢軍主動請降,算是立下獻城功勞,怕是連他都要被抓。
雖然抓完了以后,不久就又放了,但這么一波“敲打”,還是讓孔廣杓心里該有不該有的心思全都收斂,不敢再對大漢有任何想法。
聶宇還不知道,自己才跟孔廣杓這位南孔后人第一次見面,話都沒說上幾句,就已經被孔廣杓給誤會了。
說真的,那些在衢州府大肆抓人分田的漢軍,真不是刻意針對“敲打”南孔,他們確實只是看到南孔有許多土地,就把南孔也當成了大族豪族去抓人分田。
沒讀過多少書的粗人武夫是這樣的,這不是漢軍的問題,偽清治下百姓文盲率達到九成以上,就算大漢已經治理五年,軍隊里的半文盲率還是很高。
快速掃盲需要成本,而且還有很大副作用。
島國后頭就搞過,結果就是軍隊變成眼鏡兵,全民近視率奇高,到了戰場上這種眼鏡兵基本不用想什么隱蔽,有光反射一下就被看到了。
漢軍目前的掃盲政策,只是讓將領、軍官們先識字,再利用講武堂大量培養基層文教官。讓文教官閒來無事帶著士卒們講故事,教授士卒們一些基礎常用字,低成本的對士卒進行掃盲。
文教官接受的講武堂教育,可沒有對孔圣人的敬畏,文教官都不敬畏孔圣人,更何況
聶宇跟孔廣杓相對而坐,兩人就這么交流攀談起來。
大部分都是聶宇這個漢王在問,孔廣杓負責回答。
問答的不是什么太高深的問題.就是南孔的家學故事以及有著多少族人等等。
一番攀談過后,聶宇基本摸清了南孔的情況,跟后世的記載差不多。
這南孔對比北孔,真的是有夠慘的。
用當初在江西來舉例,北孔可以視作是龍虎山,天下道門首領,手握傳教大權,土地阡陌,管理的道士產業無數。